1469戶口製度_隆萬盛世_线上阅读小说网 

1469戶口製度(1 / 2)

雲夢澤又稱雲夢大澤,中國湖北省江漢平原上的古湖泊群的總稱。

東部在現今武漢以東的大彆山麓和幕阜山麓以至江濱一帶,西部大致在今天宜昌、宜都一線以東,北麵在現今的隨州、鐘祥一帶的大洪山區,南麵以下荊江為限,其中有山林、川澤等各種地貌。

雲夢澤分為南北兩部份,長江以北成為沼澤地帶,長江以南還保持著浩瀚的水麵,稱之為洞庭湖,洞庭湖亦古稱雲夢。

雲夢之名早在兩千多年前就已經見於典籍,最早見於記載的有《尚書·禹貢》荊州:“雲夢土作乂”;《周禮·職方》荊州:“其澤藪曰雲夢”。

隻說雲夢澤在荊州,在楚地,而未言明其具體方位。

“雲夢”一詞在先秦古籍中,並非專指雲夢澤而言,它也是春秋、戰國時期楚王狩獵區的泛稱。

《國策·楚策》:“於是楚王遊於雲夢,結駟千乘,旌旗蔽天。野火之起也若雲蜺,兕虎之嗥聲若雷霆”。

從所描述楚王在雲夢的遊獵生活中可見,所指雲夢是廣闊的山林原野而非湖沼池澤。

在先秦時,這一湖群的範圍周長約450公裡。

後因長江和漢水帶來的泥沙不斷沉積,漢江三角洲不斷伸展,雲夢澤範圍逐漸減小。

秦漢時期,雲夢澤漢江北岸部分已化為平陸,周秦漢時期淤淺、魏晉南北朝時期萎縮。

在漢代,隨著逐漸萎縮,有部分水域已退化為泥濘之地,魏晉南北朝時期雲夢澤已縮小一半。

唐宋時,解體為星羅棋布的小湖群,有的小湖逐漸淤平,有的則有擴展,宋慶曆八年和金明昌五年,黃河先後兩次大決口,被雲夢澤已不複存在,成為河澤地帶,周圍百姓便開始造田。

張居正大修荊江大堤其意之一,就是進一步切斷江水灌入,進而將這片沼澤徹底改造成良田。

到了後世,北雲夢澤消失了,南雲夢澤,也就是洞庭湖還依舊在。

一夜接風宴後,魏廣德一早起來已經神清氣爽,在鬆江府花魁的服侍下,魏廣德洗漱穿戴好,這才走到前廳正堂。

用早膳的時候,胡峻德已經帶著知府衙門的人來到這裡聽候差遣。

好吧,魏廣德在鬆江府這幾天,衙門裡的公務是暫停處理。

也不是真的就什麼也不做了,隻是都是幕僚和衙門裡小吏處置,小事兒自決,大事兒就得等他定奪。

“明卿,吃了嗎?”

魏廣德樂嗬嗬問道。

“老師,學生已經吃過了。

老師請慢用,今日時辰尚早,不急不急。”

胡峻德馬上陪笑道。

“嗯,今日先去華亭,把京城的禮物給徐閣老送過去,,如果有時間再去碼頭看看。

這次來,我主要就是看看鬆江府開埠的成績。

這次隨行人中,還有宮廷畫師,陛下國事繁忙無空南下親眼見見鬆江府,所以專門安排畫師隨我南下,將鬆江碼頭躍然於紙上。”

魏廣德笑道。

“陛下心係鬆江府百姓,實在是鬆江百姓之福。

老師,回京後煩請轉告鬆江百姓對陛下的感激之情。”

胡峻德馬上就接話,表達出對皇帝的感激。

“昨日宴會上,我看有人對鬆江府稅製不滿。”

魏廣德這會兒放下筷子,看著胡峻德問道。

“老師,是少數士紳確有不滿言論,但也就是他們私底下議論,不敢公知。”

胡峻德臉色微變,昨晚鬆江府幾位知名士紳確實在宴會上表達了朝廷對鬆江府稅製不滿的言論,魏廣德當時也沒接話。

這次全國各地都因為攤丁入畝減輕了百姓負擔,而增加了士紳的賦稅。

相比過去來說,其實他們還是大賺便宜。

畢竟攤派少了,而稅其實也都是該交的,增加的部分就是百姓應該承擔的丁稅,但這部分也因為新冒出來的田畝分攤後有所抵消,所以增加不多。

最主要還是把以前的舊賬抹了,可以說消弭了大量的隱患。

當然,人心都是不滿的,有了一就想要二,他們還是想把丁稅剝離出去。

畢竟在他們看來,丁稅是百姓該交的,不該攤入田畝。

實際上,執行一年來,魏廣德也注意到此法確實有弊端。

解決辦法其實也有,那就是城鄉二元製戶口,城市戶口繳丁稅,農村戶口攤入田畝。

就好像杭州之事,就是城裡人吃飽了撐的去鼓噪惹出來的禍兒。

至於鬆江府士紳的不滿,自然源自太祖對這周圍州府定下的重稅製度。

此次稅製大改,對蘇州、鬆江、嘉興、湖州、常州五府征收極為沉重賦稅並沒有變化,讓地方上有些不滿了。

“三吳賦稅之重,甲於天下,一縣可敵江北一大郡,可知也已!“

這即所謂“蘇鬆重賦”,以全國1.76%的土地承擔了全國將近七分之一的稅糧。

這次稅製改革,並不涉及稅基,所以五府田畝賦稅依舊,士紳還要承擔丁稅,可謂損失極大,尤以鬆江府為甚。

因為鬆江府開埠,大量農民湧入碼頭成為力夫,他們出賣勞動力賺錢養家,不再務農。

但是,他們的丁稅卻讓地主承擔起來,士紳們自然怨氣很大。

“稍後,你可以悄悄放出消息,朝廷改革未完,現在隻是完成大體框架。

對蘇鬆,朝廷也是有考慮的。

當初國朝剛立,天下窮困,獨蘇鬆豪富,故而征收重稅。

隨著各地商貿發達,這種稅製會緩慢調整。”

這話,不是魏廣德自己決定的,而是和張居正、馮保商議後的結果。

錦衣衛把鬆江府、蘇州府等地情況上報後,自然引起幾人注意,連小皇帝看了錦衣衛簡報,細問五府重賦後也是啞然。

幾倍於其他州府,還維持了二百年。

在這裡,魏廣德沒說五府被征收重賦的根本原因,還是當初張士誠因為所轄地區豪富,故而輕視朱元璋。

張士誠是真的富,有五府士紳支持,要錢有錢,要糧有糧,輕易可以擴募大量士卒和明軍作戰。

而等朱元璋擊敗張士誠後,五府在向明朝上貢時卻白班哭窮,真把洪武皇帝當傻子耍。

結果就是,有明一朝,對五府施以重賦。

起因,確實是張士誠,但根本原因還是朱元璋不滿五府士紳對他的輕視。

而之後明朝各衙門有收稅的名目,往往都是向五府征收,比如金花銀,五府就占據超過一半的份額,還有工部的工料銀,五府也是承擔極重。

對此,京官上下都集體默契的無視了。

就算徐階,也不敢提為蘇鬆減賦之事。


最新小说: 流氓小村醫 廢婿之隱龍覺醒 綁定作死係統,我在娛樂圈封神 三國非演義:狼嘯白門樓 荊棘麥田 首富大小姐是農村來的 賭夫為我殺害原配,我帶娃逃 記憶暗匣 高武捕途 重生八零:一腳踹飛惡婆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