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廣德馬上回答道,“此事待我回京召集內閣和九卿商議後,再由陛下決定。”
到底該不該放傳教士進來,魏廣德也有些沒想好,之前他根本就沒考慮過這個問題。
不過接下來,魏廣德看著手裡的奏疏,眉頭就不自覺皺起來,顯然看到什麼,似乎對大明不好的消息。
胡峻德見此,馬上就閉嘴,不再多話。
“蕞爾小國,事兒還真多。”
魏廣德終於看完奏疏,嘴角掛出一抹笑容,後麵沒有內閣票擬,顯然並沒有形成最終意見。
見此,胡峻德這才小心翼翼問道:‘老師,是不是那邊還有什麼事兒求到我大明?’
魏廣德瞟了胡峻德一眼,沒有說話,目光深邃的看向碼頭區域,那裡有三條夷船,一條來自菲律賓,另兩條來自果阿。
不過,三條船被鬆江府安排停靠在一起,卻也是相安無事。
“來到鬆江府的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之間,有爆發過衝突嗎?”
魏廣德忽然問道。
“這個,應該沒有吧,聽說他們有協議區分利益。”
胡峻德一愣,作為鬆江府知府,他當然把一部分精力放在海外,關注這些夷人的動向。
“如果,來到我大明的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爆發衝突,官軍必須立時介入進行彈壓。
但凡警告不聽者,直接格殺以儆效尤。
衙門馬上書寫公文,派人送到月港和廣州,還有天津,朝廷正式命令稍後補上。”
魏廣德馬上說道。
“老師,這兩國開戰了?”
聽到這話,胡峻德馬上會意過來,猜測到。
“不是開戰,西班牙國王要想兼任葡萄牙國王,現在那邊鬨得不可開交,諳厄利亞、法蘭西等國都站葡萄牙,他們的教皇支持西班牙國王的主張。”
魏廣德說出的話,讓胡峻德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這個王位還可以兼任。
“這怎麼可能?這樣可以嗎?”
胡峻德不由得詫異問道。
“我們和他們的習慣不同,在他們那裡,似乎就可以這麼乾。”
魏廣德不懷疑奏疏裡的內容,之所以單獨寫在最後,自然是使團認為消息極為重要。
是的,涉及到一個王國國王的更迭。
現在的諳厄利亞,也就是英格蘭女王,不就是繼承了蘇格蘭和愛爾蘭王位,才有了“英倫三島”。
而到了近代,愛爾蘭大部分獨立,僅剩下北愛,也成為英國一個老大難問題。
要解釋這個問題,魏廣德覺得簡直是白日做夢,因為東西方意識形態差距太大了。
東方人的意識形態,其實是以中國傳統意識形態為主,而西方則是契約的方式,訂立的一種形態。
中國曆史上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觀念盛行,就誤以為地理鄰近必然導向吞並。
而在歐洲語境裡,不能忽視歐洲中世紀以來“封建契約”傳統與民族國家構建路徑。
眾所周知,歐洲曆史曾出現過東西羅馬帝國這樣的龐然大物,也出現過拿破侖掌控的法蘭西帝國,但即便如此,也沒有誰能夠完全統一歐洲。
曆史上,人類文明曾出現過數次“強權即真理”的戰爭導向,受此思維影響,許多人將國際關係簡化為叢林法則,認為是肉弱強食的環境。
其實,這是對“國家”概念的理解導致認知的不同造成的。
中國古代曆史傳承的朝代更替,本質上其實就是政權間的領土征服。
大明政權征服了元朝的領土,元朝則征服了宋朝的領土
而在西方,似乎受到領主契約的影響,國家首先是依附於領主。
即便西班牙和葡萄牙同處於伊比利亞半島,但因為兩國已經形成各自獨立的意識形態,所以也不能接受統一。
強大如拿破侖也做不到。
不得不感謝秦始皇帝,沒有他就不可能有現在的中國。
而此時魏廣德看著胡峻德說道:‘因為剛死的葡萄牙國王沒有留下子嗣,而西班牙國王是他的外孫。’
“啊,這”
中國也有通過血緣關係判斷遠近親疏的傳統,葡萄牙國王死了,沒有子嗣繼承的情況下,肯定是選擇血緣關係最親近的親屬繼承他的一切。
沒有留下子嗣,外孫繼承,似乎也不是不可以接受的。
這是此時胡峻德的想法,不過那是普通家產,而不是一國。
很快,胡峻德就想明白了,國王死了,可以找以前的宗室來選擇一個最親近的親王來接替,不可能有外孫繼承的道理。
就好像正德皇帝一樣,如果因為弘治皇帝沒有其他子孫,所以是找的弘治皇帝的親兄弟家的兒子,也就是嘉靖皇帝繼承皇位,而不是找弘治皇帝的外孫。
胡峻德不認為葡萄牙王室會出現幾代、十幾代單傳的情況,所以到這裡,西班牙國王的心思昭然若揭。
王國不是普通家產可比的,肯定是找其他親族,而絕對不可能是外孫這樣的人來繼承,何況他還是西班牙國王。
“那會發生戰爭嗎?”
胡峻德忽然問道。
魏廣德搖搖頭,書信裡沒有說,因為西班牙國王派出軍隊,以武力強行戴上了葡萄牙國王的王冠。
不過使團認為,這樣的情況很難持久,葡萄牙國內貴族大部分並不承認西班牙國王的繼承權,而且已經得到周圍國家的支持。
到目前為止,使團沒有表態,即便西班牙國王在大明和葡萄牙的協議書簽字,同時還要求葡萄牙國內給明人自由身,也就是完全支持、配合大明使團在歐洲的活動,解救在葡萄牙被奴役的明人。
魏廣德此時已經眉頭深蹙,他嗅到一絲不好的跡象。
教皇對西班牙的支持,自然西班牙也要做出讓教皇滿意的動作。
現在大部分歐洲國家都反對西班牙,實際上也就是反對教皇的命令。
一旦矛盾激化到不可調和,難以避免就是爆發戰爭。
一旦開戰,那西班牙還有銀子和大明進行貿易嗎?
西班牙銀子輸入的中斷,對大明正在發展的經濟無疑會是沉重打擊,一個不好可能會誘發明朝經濟危機。
好吧,世界第一次經濟危機是哪一年,在哪一國爆發的,魏廣德不確定。
但是,如果歐洲開戰,那可能未來的曆史書上就會記錄,世界第一次經濟危機源自大明,因為產能過剩造成的危機。
工坊破產,工人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