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開始接到一些莫名其妙的匿名信。
這些信件估計大部分來自洛哈特的讀者,而且估計曾經也多是霍格沃茨的學生。
所以麵對老校長加成的世界最知名巫師。
她們的語氣還是很溫和的。
無非是請鄧布利多要點臉,早不澄清晚不澄清,非在這個點上澄清,豈不是顯得好像被洛哈特先生逼迫的似的?身為一個名校校長,還是要注意一下晚節之類的。
果不其然。
當天的《預言家日報》再次出了一版晚報,其中專門列出來一個板塊,寫著讀者的留言。
正麵的反麵的都有。
正麵的無非是:
“鄧布利多先生身為享譽世界的大法師,如果真的寫一本自傳,完全不需要洛哈特的推薦,就能比洛哈特新書賣得更好。”
“洛哈特完全不顧忌校長曾經的教育,竟然如此蠻不講理。”
“老實說彆管作者是誰,《鄧布利多愛上我》都足以成為暢銷作品,因為內容實在是太棒了。”
“強烈推薦《鄧布利多愛上我》,看了絕不後悔……”
反麵的則是:
“三流的文筆,二流的內容,竟然也敢碰瓷一流的作家洛哈特先生?”
“我也不認為這是鄧布利多的作品,但想必不是他的,也是他熟悉之人的,考慮到作者名和女主名一樣,應該是他曾經傾慕的對象或者傾慕對象的後人,果然身為知名巫師的後代好賺錢!”
“《鄧布利多愛上我》就是個言情小說,也就隻有女人才會喜歡看,不像洛哈特的作品,那才是男人該看的書!”
“……”
相比於正麵的溫和說辭。
反麵的批評聲無比尖銳。
並很快,以此作為延伸掀起了更大的罵戰。
不僅是《預言家日報》,就連其他的《對角巷報》、《巫師日報》之類的報紙也紛紛開辟了新版塊,就是每天刊登讀者的對罵信件。
而且內容……
也不再局限於鄧布利多和洛哈特、《鄧布利多愛上我》和《會魔法的我》、魯米哈特圖書公司的虛假宣傳和《預言家日報》的錯誤刊登。
而是延伸到知名巫師利用職位和人脈為沒有能力的後輩鋪路是否應該、魔法界階級固化、男女巫師對立等話題。
一時間群魔亂舞。
以至於當有人再提起“林戈·謝爾比是否就是博爾滅門案的幕後真凶”這一話題時。
其他人還要錯愕一下。
才蒙逼地回答“魔法部不是宣布結案了嗎”、“為什麼還要關注這種無聊的事情”、“新晉巫師的上升通道已經被老牌巫師堵塞了你還談這些”、“難道女巫的利益不更應該被關注嗎”之類的回答。
哪怕在霍格沃茨。
身為始作俑者的林戈再走在校園路上,也沒多少人在乎,甚至小獅子們、小獾們、小鷹們乃至一些小蛇們,在上課之餘討論罵戰的時候也會時不時詢問他的意見。
至於謝爾比才是真正的殺人凶手!
什麼?
謝爾比是誰?
他殺了誰?
博爾家族?哦,是,博爾家族是被抹除了,但早就結案了啊……
……
如此亂象中。
吉德羅·洛哈特再開記者會宣布仿照《鄧布利多愛上我》,《會魔法的我》也分成上下部出版,這一次正是要出版上部,出版公司依舊是魯米哈特圖書公司;
《預言家日報》宣布晚報固定化,並新增午報來刊登越來越多的信件;
《鄧布利多愛上我》再次加印,並宣布開辟國際市場……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