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彆人笑我忒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求訂閱)
【酒醒隻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複日,花落花開年複年。】
桃花庵歌自然不隻是四句。
當時江寧停了一下,眾人還以為這首詩就此結束。
可沒想到,江寧又念出了四句。
無疑。
八句一出,卻是讓整首詩詞更為豐富了許多。
但八句也隻是開始。
桃花庵歌真正的精髓也並不是這一些。
【但願老死花酒間,不願鞠躬車馬前。
隻是瞬間,卻是讓這一首《桃花庵歌》上升到了一個非常高的境界。
他開始飄零各地,以賣畫為生。
可這一首臨終詩,卻是讓眾人回想起唐伯虎的一生。
“江寧老師,還有唐伯虎的故事嗎?”
說罷。
才子是一位落魄才子。
同時也因為燒了很多的史書,不少史料沒有傳下來。
如果沒有發生那件科考案,或許唐伯虎就真的如江寧此前所畫的風流人物一般。
眾人也關掉了手機,準備睡去。
而兩者結合在一起,卻是讓唐伯虎變得更為豐滿。
眾人又是連番念起了這一首詩。
江寧的講解也讓他們感覺到唐伯虎是一個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而不僅僅是曆史人物。
“原來如此。”
生於這個世界。
眾人鬆了一口氣。
但是。
最後李白也因此獲罪。
“完了,進了狼窩。”
隻是眾人又不免感慨。
若將富貴比貧賤,一在平地一在天。
這句話不正是唐伯虎的人生寫照嗎?
我裝瘋,我賣傻,我果奔。
但當第一次聽這句的時候,還真是無比的讓眾人驚豔。
聽著江寧講述的沈九娘,眾人不自覺心情變得無比的沉重。
比如寧王謀反,這在曆史當中是切實記錄下來的。
也是沒能進入到官場當中,也是沒能施展自己的抱負。
一句“彆人笑我忒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卻是畫龍點睛。
【彆人笑我忒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但許多的意難平的是,未來他們是否也會如這一首《臨終歌》說的一樣,飄零他鄉。
特彆是這位佳人最後說的那句,我本想儘我心力理好家務,讓你專心於詩畫,成為大家。
眾人對於唐伯虎,卻是有了更多的理解。
當時李白也一樣。
正因為有唐伯虎的人生,唐伯虎才會寫出這樣的詩詞。
“江寧老師,難道唐伯虎與李白一樣嗎?”
也正因為這一些詩詞,卻能更進一步反應出唐伯虎的人生。
“所以了。你想啊,哪位裝瘋賣傻的人敢下如此大的決心。最後,寧王看唐伯虎好像真的瘋了。或者是,寧王可能也還在懷疑唐伯虎。但唐伯虎動不動就到大街上果奔,這讓寧王也頭痛。再加上他現在又得暗中謀劃謀反的事情,寧王不想惹太多的人注意,於是便放了唐伯虎。”
“結果,唐伯虎離開寧王之後。寧王不久就發動了謀反,曆時40多天,寧王謀反失敗。包括寧王在內的一乾人等,儘都被殺。因為唐伯虎早就離開了寧王,所以唐伯虎也就逃脫了此劫。”
這一說,眾人這才明白。
但兩人同意之後,背後的金主同樣也是謀反。
念完了這一首詩,江寧卻又是講了另一個故事:“當時的唐伯虎科考案爆發之後,他的妻子離他遠去,他的朋友也不怎麼再與唐伯虎往來。無奈唐伯虎便遠走他鄉,剛開始的時候唐伯虎還心裡不服氣。因為事實上他並沒有作弊,怎麼最後落到了這樣的下場。後來寧王聽說唐伯虎很有才氣,於是就召唐伯虎為他做事。”
直播間眾人一下子沸騰了起來:“我草,這不是又一個李白嘛。”
“確實。”
所以這才有生在陽間有散場,死歸地府又何妨。
如果聯想到此前唐伯虎的經曆。
……
“幸好,幸好。”
江寧點了點頭,說道:“我們來說說唐伯虎的感情。唐伯虎一生有三個妻子,第一任妻子徐氏,婚後不久就病故。第二任妻子則在唐伯虎科考案發,然後便離開了唐伯虎。第三任妻子叫做沈九娘,她是一位歌妓。”
同樣也是加入了藩王的陣營。
不過唐伯虎點秋香裡麵所說的寧王來請,唐伯虎直接就裝病。
“還有。”
他少年成名,工於琴棋書畫。
【生在陽間有散場,
眾人沉默了許久。
雖然很多人對於曆史並不是特彆清楚。
“彆人笑我太瘋顛,我笑他人看不穿……這句我服。”
“後來的日子裡,唐伯虎一個人帶著5歲的女兒桃笙,過著艱難的生活。桃笙是唐伯虎和愛妻沈九娘唯一的女兒,她的名字取自唐伯虎在蘇州自建的住所桃花塢,之前講的《桃花庵歌》描寫的就是此處的景致,“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沈九娘死後,唐伯虎再也沒有繼娶,他晚年皈依佛門,號六如居士。”
隨後就有了紅燒翅膀我喜歡吃,但是你老娘說伱快升天。越快升天越應該拚命吃,如果現在不吃以後沒機會再吃……這樣的經典一幕。
江寧搖頭:“雖然唐伯虎的經曆與李白有一些相像,不過唐伯虎在得知寧王謀反之後,他便想離開寧王。不過想離開寧王也不是這麼容易,進時容易出去難。更不用說,寧王現在謀反,如果你現在公然離開,寧王一定會將唐伯虎給殺了。”
“我行我素一點味道也沒有。”
如果是這樣的話。
眾人問道。
江寧的直播就此結束。
“唐伯虎對於沈九娘很尊重,沈九娘也很佩服唐伯虎這樣的才子。為了使唐伯虎有個繪畫的良好環境,她把妝閣收拾得十分整齊。唐伯虎作畫時,九娘總是給他洗硯、調色、鋪紙,唐伯虎有了這個好伴侶,畫藝愈見精到。他畫的女子,大都是從九娘身上體會到的風采。九娘見唐伯虎不把她當作歌妓看待,就越發敬重他。天長日久,兩人結為夫婦。又過了兩年,九娘為唐伯虎生下一個女兒。”
李白同意了。
他雖然很有才華,但並不怎麼會武功。
最後四句就是這一首詩的靈魂。
“是的。”
“好,好一個彆人笑忒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這一句我服。”
或許死對於唐伯虎來說沒有什麼。
“彆人笑我忒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其實呢這句話還有一個出處。”
結果自然是那些笑唐伯虎瘋顛的人全都完蛋了。
但現實卻給唐伯虎上了一堂生動的課。
在當時,估計沒有人不會同意。
唐伯虎同意了。
雖然這有一些中二。
這哪裡是說曆史,這是在講武俠。
同時,他們卻又是再度想起了之前唐伯虎寫的那句,彆人笑我忒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彆人都笑我又瘋又傻,又瘋又顛。
江寧憋住笑。
“離開也簡單,比如,紅燒翅膀我喜歡吃……”
也是鬱鬱不得誌。
要不是老婆家裡還有一些關係,說不得李白直接就會被殺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