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也有一些原因是當時時代物資條件有限。
很多的一些醫生,郎中,麵對著這一些奇難怪症,哪怕知道怎麼滯,但未必就有合適的藥物。
沒有合適的藥物,但病還要治?
怎麼辦?
隻能退而求次,用其他一些藥物來代替。
所以這也造成了一定的誤解。
同樣。
還有一些偏方,可能就是沒有用處的。
但是。
古代郎中要生活,要治病,他們也隻能搞出一些吃不死人的方子。
你說這一些方子沒用,未必。
哪怕這一些郎中開的一些看起來沒用的方子,他還真醫好了人。
用現代的話來說,那就是安慰劑。
實在是沒有藥用的時候,那就開吃不死人的藥。並告訴病患,你隻要吃了這一些藥,病就好了。
神奇的是。
有的一些患者就是完全聽信了醫生的話,進而病情得到了控製,甚至痊愈。
這有一些像祝由術。
總之。
對於本草綱目,還是應該辯證的去看待這部作品。
究其原因。
那就是因為時代以及當時條件有限,所以才會有這一些現代人看起來很難理解的東西。
……
“各位,本草綱目過幾天就會出版,有對這部書籍感興趣的,可以去看看。”
將整理好的版本,江寧發給了出版商,然後又跟群裡一眾粉絲說了一聲。
江寧一冒泡,一眾粉絲瞬間便出來了:“江寧老師,666……又將您的孤本拿去出版了。”
“那是,江寧老師那裡不知道有多少孤本啊。我們得感謝江寧老師,如果沒有江寧老師收藏的孤本,這一些書籍我們怎麼能看到。”
“不過,江寧老師,我們有一個問題,不知道該問不該問?”
“有什麼不該問的,問吧。”
江寧有一些奇怪:“你們還跟我客氣來了?”
“那好吧,我們就問了。”
試探著,一位粉絲問道:“江寧老師,您的這一些孤本到底是從哪裡來的啊。”
“這個……”
江寧頭痛了。
這個問題,還真有一些頭痛。
他的孤本都是係統給的。
可他又不能說是係統給的。
可不能說係統,那麼這一些孤本哪裡來的,這還真是一個問題。
這個世界又沒有出現。
自己哪裡變出來的?
“這個不太好說。”
想了想,江寧說道:“隻能說,這一些孤本,都是我偶然得到的。”
“偶然,哦哦,理解。”
“謝謝。”
“不用謝,記得到時候叫上我們。”
“叫你們乾嘛?”
“偶然找孤本啊。”
“偶然怎麼找得到孤本?”
“我的意思是說,什麼時候您去看風水的時候,叫上我們就是了。”
“這又與風水有什麼關係?”
“不要說得這麼清楚嘛,再說就很有刑頭的。”
“什麼跟什麼,說清楚一些,我聽不懂。”
“好吧,你讓我說的。”
這位粉絲直接說道:“江寧老師,我的意思是,什麼時候去挖皇陵,記得通知大家一聲。”
“挖皇陵,我去……”
江寧目瞪口呆。
這些家夥想到哪裡去了?
本草綱目怎麼與挖皇陵有關?
眨了眨眼睛。
看著一眾網友的回複,江寧明白了。
這些家夥。
以為自己是盜墓賊啊。
得。
你還彆說。
這一些網友真會這麼想。
不然呢?
這一些孤本哪裡來的?
彆人都沒有,就你有。
不是下皇陵盜了孤本,那是哪裡來的?
當然。
如果換成是其他人,可能大家也不會這麼想。
可誰讓江寧此前在茅山的時候,還教過大家一係列的風水知識。
這不。
如今的茅山派,卻是成為了天下風水正宗。
不知道有多少牛逼的人物,動不動請這一些茅山長老下山看風水。
雖然風水與盜墓無關。
可既然懂得了風水,那盜墓就是分分鐘的事情了。
“你們這一些家夥,想到哪裡去了,我挖什麼皇陵啊。”
“我跟你們強調一遍,盜墓是違法的,對,是違法的。”
“還有,看風水也是封建迷信,大家千萬不要相信。”
對著一眾粉絲,江寧鄭重的說道。
……
“小楊,聽說《本草綱目》出版了?”
“剛出版。”
“嗯,過幾天你將《本草綱目》買一部回來,我想研究一下。”
“是,屠老師。但……”
“但什麼?”
“好像這部書,不少醫學界的人士評價不是很高。”
“哦,這本書存在問題嗎?”
“是的。不少醫學界的人士認為,這本書裡存在著許多方麵的錯誤,如計量單位的錯誤,還有許多未必有效的偏方。甚至,還有很多的迷信說法。”
“迷信,嗬嗬……中醫不是一直被彆人說成是迷信嗎?”
某研究所。
年近70歲的中華醫藥專家屠老師無奈的搖了搖頭。
“可是,這裡麵確實有很多錯誤的方子,以及沒有效果的方子。”
“這可不一定。”
看著自己的學生,屠老師說道:“我們認為的無效,隻是以現在我們的看法。而且,是否真的無效,這不一定。如果沒有任何效果的話,古書上一般也不會記載下來。能夠流傳下來的方子,都在某些情況上確實達到了效果。可能,這個效果不如我們現代醫學所說的普及性。”
“可如果無法普及,那這又有什麼用呢?”
“當然有用。”
屠老師繼續說道:“就比如我們現代所遭受的各類病毒,各類疾病吧,難道我們現代醫藥就能完全治好嗎?”
“當然不可能。”
“既然治不好,我們怎麼辦?”
“我們可以從其他地方尋找突破口。”
“你來說說,哪些地方可以找到突破口?”
“屠老,您就彆為難我了。”
“哈哈哈,不是我為難你,而是,我們有現存的資料,我們都不好好利用,而是這懷疑,那懷疑。這覺得有問題,那覺得不科學。真按現代我們的科學,古人早就全死光了。”
屠老師瞪了學生一眼,然後拿起一本醫書:“比如這部《肘後備急方》就記錄了,在晉代的時候,有醫者治好了瘧疾。原文他寫的,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儘服之。雖然這個藥方未必具有普及性,也未必人人有用。但既然這部書籍記錄了這一個藥方,顯然這個藥方在當時是有一定效果的。這就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提示,如果我們能夠弄清楚這裡麵的運行機製,說不定,我們就能找到徹底治療瘧疾的思路。”
說到這裡。
屠老師突然激動了起來:“小揚,走,陪我去實驗室,我突然有了一個全新的想法。”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