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
明朝其實是有許多的文學大家。
這一些大學在當時都有無比之大的名聲。
但是。
這一些名聲。
隨著時間的過去,隻有極少數眾人還記得。
但是。
一部西遊記。
哪怕吳承恩在當時隻是一個童生,沒有當過多利害的官員。
可他的名氣。
卻是超過了無數多的明朝文學大家。
正如西遊記。
江寧一提到西遊記,他就無比的佩服西遊記的作者吳承恩。
同時。
西遊記作者是吳承恩也時不時會出現在一係列常識考題當中。
隻是底這個世界並沒有讀過西遊記。
同時這個世界還有四大名著之一的《平妖傳》。
所以江寧不管怎麼說。
眾人還是不太願意相信。
對此。
江寧也知道眾人的想法。
隨即便說道:“可能大家對於這一部作品還很陌生,那麼,沒關係。還有一點時間,我先跟大家講一講西遊記的第一章。聽完第一章,我覺得大家可能就會對於這一部作品,有一個全新的認識。”
當然。
如果是對於其他一些小說。
可能讀完第一章,大家還不知道這部書作品的是什麼內容。
哪怕知道的。
第一章也不能說明這部作品到底怎麼樣。
但是。
對於前世神魔作品之巔的《西遊記》來說。
有第一章,他就足夠了。
“我去,江寧老師真要挑戰四大名著之一的《平妖傳》啊。”
“看出來了,不過,我有點擔心啊,但也佩服江寧老師的勇氣。”
“兄弟,是不是搞錯了,這部作品不是江寧老師寫的,是吳承恩寫的,他是得到了孤本。”
“嗬,那孤本呢?”
“他沒給啊。”
“兄弟,彆太天真了。有的可能確實是孤本,但……有的,你不知道這家夥喜歡帶私貨嗎?”
“這怎麼說?”
“我站著說。其實呢,兄弟們,我們可不可以這樣想。江寧老師本身的才華就很牛逼,比如,此前跟我們講的封神,以及一眾神仙,地府,道門中的故事。這要是寫成小說,不說成為四大名著了,也是一等一的牛逼。”
“我知道啊,可問題是,這是四大名著啊。”
好吧。
說一千道一萬。
儘管所有人都覺得江寧很牛逼,很厲害,很博學,很逆天。
可這又怎麼樣。
四大名著不是說說的。
隻要說出四大名著,你能想到還有哪部能與其相比?
或者打敗四大名著的,隻有四大名著本身。
眾人眼睛一眨不眨,看著講台上的江寧。
江寧卻是微微一笑,對著眾人說道:“第一章,靈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
詩曰:
混沌未分天地亂,茫茫渺渺無人見。
自從盤古破鴻蒙,開辟從茲清濁辨。
覆載群生仰至仁,發明萬物皆成善。
欲知造化會元功,須看西遊釋厄傳。
西遊記的第一章,就是一首詩。
江寧也不客套,直接就將這一首詩給念了出來。
不得不說。
這首詩寫得還是極好的。
不但好。
而且氣場很大,非常的大氣磅礴。
“這詩牛逼啊。”
“很大氣,感覺有搞頭。”
雖然眾人仍是不覺得西遊記就比得上平妖傳。
但這一首詩做為開篇,卻是贏得了一眾學子的一致喝彩。
隨後,江寧卻是繼續念道:“蓋聞天地之數,有十二萬九千六百歲為一元。將一元分為十二會,乃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之十二支也。每會該一萬八百歲。且就一日而論:子時得陽氣,而醜則雞鳴;寅不通光,而卯則日出;辰時食後,而巳則挨排;日午天中,而未則西蹉;申時晡而日落酉;戌黃昏而人定亥。譬於大數,若到戌會之終,則天地昏蒙而萬物否矣。
再五千四百歲,正當醜會,重濁下凝,有水,有火,有山,有石,有土。水、火、山、石、土謂之五形。故曰,地辟於醜。又經五千四百歲,醜會終而寅會之初,發生萬物。曆曰:“天氣下降,地氣上升;天地交合,群物皆生。”至此,天清地爽,陰陽交合。再五千四百歲,正當寅會,生人,生獸,生禽,正謂天地人,三才定位。故曰,人生於寅。”
與之開場第一首詩的大氣磅礴,接著的正文第一段,同樣的讓人歎為觀止。
“兄弟們,這……誰來品讀一下這一段。”
“這個,我品讀不出來,隻感覺好像天書。”
“對,就是天書,雖然我有一些看不懂,但卻覺得很牛逼。”
“雖不明,但覺厲+1……”
“反正我覺得很吊就是了。”
直播間,瘋狂的666……不斷的刷了出來。
同樣。
在階梯教室,有一眾學子,亦是有一些被刺激到了。
不管《西遊記》怎麼樣。
不得不說。
這開頭,逼格卻是極為的拉滿。
對於此。
江寧也是點頭。
雖然第一章正文第一段與西遊記實際看起來並沒有太大的關係。
但沒關係架不住這一段寫得有逼格啊。
所以前世一係列影視劇,他們的第一個開頭,都先得讓一位老先生念出這一段。
而這一念。
一下子,整個的故事,整個的作品,也就變得大高上起來了。
當然了。
事實上第一段也並不是與西遊記沒有關係。
隻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