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求訂閱。)
聽到“墨水”講解的“蘇軾”。
直播間一眾網友目瞪口呆。
這讓江寧也有一些尷尬。
是的。
如果單單從某些角度上來分析的話,蘇軾確實很不靠譜。
至少比之他弟弟,蘇軾不靠譜的多。
要不然。
前世一眾網友一說到蘇軾,就說弟弟救我。
這雖然是開玩笑。
可見蘇軾從這一個角度來看,確實比較喜歡闖禍,也愛惹禍。
可如果單單隻看這一麵,那蘇軾也就沒必要說了。
“謝謝墨水老師。”
結束與墨水的連麥,江寧說道:“大概上來說,墨水老師說的是對的。但是,在這裡麵,細節方麵說得不多。這樣,我再重新跟大家講一遍蘇軾。”
“蘇軾與蘇轍確實是兩兄弟,他們確實也有一個非常有才的父親。不過這個有才比起這兩兄弟來,也就一般了。畢竟,蘇洵科舉一直不第,甚至到了後麵還與兩個兒子一同參加考試。可哪怕就是如此,蘇洵仍沒中第。可兩兄弟隻是一考,兩個人都中了進士。
但不同的是,蘇軾在這一場科舉當中極得了歐陽修極大的讚譽,並且當時他就要點蘇軾為第一。隻是後來歐陽修又感覺這文章可能是自己的弟子曾鞏寫的,為了避嫌,於是就點了蘇軾為第二。結果揭榜之後才知道,這篇文章並不是曾鞏寫的,而是蘇軾。”
“但這並沒有結束。雖然歐陽修因為避嫌誤點了蘇軾第二,可到了禮部複試的時候,蘇軾又獲得了第一。”
“咦……”
雖然之前“墨水”確實講了蘇軾。
可是。
當江寧同樣講起蘇軾時,一瞬間,眾人卻是發現。
好像江寧講的蘇軾與墨水講的蘇試,似乎不一樣。
墨水的角度來看,蘇軾並不怎麼樣。
不但不怎麼樣,而且還很坑。
可江寧角度當中卻是發現,蘇軾坑不坑暫且不說,人家是真的天才。
“哈哈哈,感覺又和之前聽江寧老師講故事一樣。”
“嗯,故事還是那個故事,但由江寧老師講出來,那就完全不一樣了。”
“對,這就在細節啊。很多的一些研究者隻研究個大概,並不看細節。可是,評價一個人哪能隻看個大概。”
江寧繼續說道:“被歐陽修如此欣賞,一時之間蘇軾聲名大噪。可就在這時,家鄉那邊卻是傳來母親病故。沒得辦法,蘇軾兩兄弟便回家奔喪。守喪三年之後,蘇軾兩兄弟因為之前考中了進士,便上任了地方。兩年之後,蘇軾被歐陽修推薦參加一場製科考試。”
“江寧老師,什麼叫製科考試?”
“這是一種臨時設置的科舉考試,旨在更為全麵的選拔人物,兩兄弟都參加了這一場考試。結果,這一場考試,蘇軾獲得了第三等,而蘇轍獲得了第四等。可能大家對於這個第三等與第四等不太了解,或者大家會覺得,這個第三等成績一般,並不怎麼樣。
但事實上,在北宋開始製科考試以來,第一等和第二等都是虛設,從來不錄取,第三等其實就是第一。而北宋百年以來,在蘇軾之前,隻有一個人獲得過第三等。但哪怕這個人,獲得也是第三等次,與蘇軾的第三等又差了半載。所以,當榜單公布出來,蘇軾也被評為了百年第一,一時轟動京城。”
“臥草……”
眾人誰也有想到。
剛開始墨水所說的逗逼蘇軾,竟然會有如此的神跡。
剛開始科舉就第二。
製科考試又是百年第一。
尼瑪。
這哪怕就是狀元也比不得蘇軾啊。
“好吧,確實有一些誤會蘇軾了。”
“百年第一,確實有這個狂傲的資格。”
“可不是,如果我獲得了百年第一,我可能比蘇軾更狂。”
百年第一是什麼份量?
想想現代的各省狀元,這都牛逼得不行了。
可與這個百年第一相比,各省狀元什麼也不算。
畢竟各省狀元是各省的,這樣的狀元全國一下子得搞出幾十個。
而且又分文科理科,又是幾十個。
如果加上年限,每年都是幾十年,100年,那就幾千個狀元了。
可蘇軾卻是這100年以來最為頂尖的一個。
“江寧老師,繼續,繼續啊。”
眾人催促著江寧。
曆史當中狀元不少。
但像這樣的百年第一,還真沒幾個。
“大家彆急。”
江寧微笑點頭。
是的。
講蘇軾。
哪怕不說蘇軾的詩詞。
單單說蘇軾的生平,就不是一般人可以相比的。
就這樣的學霸級水平,試問有幾個比得上?
哪怕就是徐慎,也不過如此。
“蘇軾的第三等是百年第一,蘇轍的第四等其實成績也非常好。因為這樣的製科考試,整個宋朝才錄了40多個,而當時這一次製科考試,隻有四個人才有機會見到仁宗。在這四個人當中,就有這兩兄弟。也正因為兄弟天才的表現,當時仁宗在看到蘇軾與蘇轍所寫的文章之後,卻是興奮的對宮中的嬪妃說,我為後世子孫謀得了兩位太平宰相。可見,當時仁宗是多麼的欣賞蘇軾兩兄弟,甚至,還將蘇軾兩兄弟當成是宰相來培養。”
當然。
這裡雖然說的是兩兄弟。
雖然蘇轍也表現不錯。
可與哥哥蘇軾一比,蘇轍好像也變得普通了。
……
“江寧老師,您講的這一些是否有史料證明?”
之前連麥的“墨水”這時在公頻上問道。
在他的研究。
他認為蘇軾是一個比較狂傲,又不通政治,甚至情商也有一點低的人。
他比之自己的弟弟差多了。
可是。
在江寧這一講之後。
雖然後麵可能蘇軾也會發生之前他所說的一係列事情。
可因為這幾場考試蘇軾實在是太過於耀眼,哪怕就是後麵發生了這一些事,眾人對於蘇軾的印像卻已經有了完全的改觀。
畢竟。
這個百年第一的成績,當真是太嚇人了。
曆朝一眾狀元的水平,也沒有蘇軾厲害。
同時江寧還提到,仁宗直接就將兩人給後世子孫當成是宰相培養。
這更為說明蘇軾的天才。
“沒有。”
江寧搖頭,但接著說道:“但沒有史料,並不代表蘇軾並不是百年第一。畢竟,史料未必記載了當時發生的一切。或者當時記載了,可是隨著時間的推去,這一些史料也消失了。所以,我這邊也沒有具體的史料。不過,我這裡有他參加考試之時寫的《留侯論》,大家可以看一看蘇軾是否有資格獲得第一。”
一邊說。
江寧卻是念道:“古之所謂豪傑之士者,必有過人之節。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鬥,此不足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誌甚遠也……”
翻譯過來。
他的意思就是:古時候被人稱作豪傑的誌士,一定具有勝人的節操,有一般人的常情所無法忍受的度量。有勇無謀的人被侮辱,一定會拔起劍,挺身上前搏鬥,這不足夠被稱為勇士。天下真正具有豪傑氣概的人,遇到突發的情形毫不驚慌,當無原因受到彆人侮辱時,也不憤怒。這是因為他們胸懷極大的抱負,誌向非常高遠。
或者說。
其實不用翻譯。
讀原版最好。
哪怕就是你不太懂原版是什麼意思。
但隻要是讀上一讀,你便能感受到這篇散文的筆法,當真是氣勢磅礴。
“這文章寫得,牛逼。”
“感覺氣勢磅礴啊,讀之有一泄千裡之快。”
“我在想,能寫出如此文章的,真是一個逗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