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一個稱呼出來,眾人倒吸一口涼氣。
divcass=”ntentadv”雖然唐朝誕生過許多的詩人。
但是。
詩仙這樣的稱號,還真沒有人敢稱呼過。
……
“江寧老師,前麵就是淨慈寺,靈隱寺,還有雷峰塔了。不過,今天有些晚了,我們明天再來。”
西湖並不是一個景點。
因為西湖實在是太大了。
同時千年時間,在西湖附近,也有著一係列其他的人文景點。
比如西湖十景,單獨拿出來,他就是一個景點。
此外西湖旁邊,也有比較知名的淨慈寺,靈隱寺,此外還有聖因寺,以及白喜寺。
這也就是西湖四大古刹。
除此之外,在這裡還有一係列的名人墓地。
可以說。
隻要走個幾百米,西湖就有一處人文景觀。
這也是西湖為什麼擁有如此之高人氣的原因之一。
此時。
從蘇堤開始,一路到白堤,這會兒又來到西湖南邊,也就是淨慈寺附近。
大家也都有些累了。
江寧點點頭,卻是說道:“既然來到了淨慈寺,那就與大家最後分享一首詩作。”
此時。
旁邊也有一些遊客發現了江寧,卻是紛紛圍了上前。
“看,江寧老師。”
“江寧老師是誰?”
“這都不知道,他是大主播啊。”
“大主播有啥好看的,我對於網紅不感興趣。”
“哥,你也得看人家是什麼網紅啊,用網紅來稱呼江寧老師,是在羞辱他。人家可不是網紅,人家是知名學者,曆史大牛,此前不久,人家講的蘇軾,可是轟動了全國。”
“哦哦,就是講蘇東坡那個,也讓黃州與赤壁打起來的那個。”
“所以嘍。”
“太好了,走走,看看去。”
如果是其他一些網紅。
一眾遊客或許不會特彆感興趣。
但如果是江寧,那可例外。
說起來。
最近一段時間西湖大火,還與江寧有著不少關係呢。
“淨慈寺我就不說了,秦主任與各位應該比我還有研究。今天,我與大家分享的詩作,叫做《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他是南宋詩人楊萬裡的代表作。
“楊萬裡出生於江西的吉水,他29歲中進士。曆任國子監博、漳州知州、吏部員外郎秘書監等。在政治上,楊萬裡主張抗金。反對屈膝議和。在進奏皇帝的許多“書”、“策”、“劄子”中,他一再痛陳國家利病,力排投降之誤,愛國之情溢於言表。麵對中原淪喪、江山唯餘半璧的局麵,他告誡朝廷要時刻不忘備敵謀敵、禦敵製勝。
同時,他還很看重和同情人民,認為朝廷應該將國家命運係之於人民,指斥官吏隻會敲骨吸髓地壓榨人民,激起人民的仇恨、憤怒和反抗。因此,他提醒光宗“要節財用、薄賦斂、結民心,民富而後邦寧”。楊萬裡為人清直,個性剛褊,孝宗貶他“直不中律”,光宗稱他“也有性氣”。”
楊萬裡也被稱之為南宋中興四大詩人。
“隻是可惜,雖然楊萬裡愛國憂民,但南宋當時的情況,以及楊萬裡個性的原因,所以他的許多策論都不被朝廷重視。”
江寧大概的向大家介紹了一下楊萬裡。
隨後。
江寧才與眾人分享了這一首《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彆樣紅。】
此時正值六月,夏天。
與詩中的畢竟西湖六月中,相得益彰。
在靜慈寺的旁邊,有許多荷葉。
當然。
荷葉在西湖很多地方都有。
他看上去確實還可以,但也並沒有那麼的神奇。
因為他太普通了。
可是。
在楊萬裡這裡,那就不一樣了。
此時正是下午。
日落的餘暉灑在荷葉之上,有一種金碧輝煌的感覺。
所以這才有了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彆樣紅。
當然。
江寧也並沒有解釋,更沒有翻譯。
事實上楊萬裡的詩大都數比較淺顯,也非常易懂。
特彆是這一首。
哪怕不需要江寧解釋,眾人也能知道這首詩是什麼意思。
不但知道。
而且隻是跟著江寧讀上一讀,那麼,你便能瞬間陶醉其中。
正如現在。
此前他們一直所看的普普通通的荷葉。
可現在。
當念著這一首《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時,那種感覺又是完全的不一樣。
當然。
其實這一首詩並不完全寫的是景。
這一首詩,看標題就知道,這是一首送彆詩。
送彆的是誰呢?
送的是林子方。
林子方是誰呢?
林子方是楊萬裡的下屬,同時也是好友。
楊萬裡對於林子方很欣賞。
於是在送彆的時候,就寫了這一首詩。
可看起來,這一首詩是寫景。
但這一首詩,其實是在寫景之時,對於林子方的囑咐。
比如最後一句。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彆樣紅。
這看起來寫景,但卻用景喻事。
接天蓮葉裡的接天,意思是,你已達朝廷,有機會麵聖,你便有機會展現你的抱負。
所以。
當你知道這一點時,你便會知道。
這一首詩,其實是楊萬裡告誡林子方。
現在的朝廷複雜無比,當你有機會麵聖的時候,你一定要把握住機會。
因為。
一但你離開朝廷,你的策論無法讓皇帝看到。
就像荷葉一樣,無法再被陽光照到的時候,那你就算有再好的才華,也無用武之地。
不過。
有的時候哪怕不介紹這首詩裡的其他意思。
你僅僅隻是把這一首詩,當成是寫景詩,其實也可以。
畢竟。
這一首對於西湖的詩作,哪怕隻是寫景,也沒有幾首詩能夠超過的。
甚至。
他的傳播度,完全可以和蘇軾的欲把西湖比西子相比。
“好一個,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彆樣紅。”
“我更為喜歡的是畢竟西湖六月中。”
“是啊,六月的西湖與其他時候的西湖是完全不一樣的,也是其他季節所不能體會到的風景。”
“詩美,景更美。”
“我感覺,明天西湖遊客數量得破60萬。”
不由分說。
一眾遊客,卻是紛紛出手機,在淨慈寺邊的荷葉旁打卡。
當然。
在他們打卡的同時,他們還賦上了江寧與他們分享的《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