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兄弟們,我終於將這一些典全部研究了一遍。”
“來來來,說說。”
“好,我整理一下。”
在有心人士的研究之下,這一首詞作很快就有人開始讀解。
“首先我們先從名字下手,從名字可以看出,他與之前那首差不多,都是登上了北固亭,然後才有感懷。不過,能讓辛棄疾寫下兩首詞作,這已然證明當時辛棄疾是多大的感慨。雖然這首詞與上一首有一些相像,都寫到孫權,但辛棄疾所要表達的意思卻並不完全相同。”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這一句寫的是孫權雖然豪邁,雖然有著萬敵之勇,現在我們早已經找不到像孫權這樣的英雄了。但還好的是,雖然孫權不在了,但幾百年之後,又出現了一位英雄氣蓋的人物,這個人叫做寄奴,他曾經就住在京口這裡。當年他是多麼的威風啊,氣吞萬裡如虎。”
“如果隻是這樣的翻譯,可能大家隻會停留在字麵意思上的理解。事實上,這個寄奴正是宋武帝劉裕。但這個宋雖然與宋朝的宋一樣,但這個宋卻是南北朝時期的宋。劉裕的祖先是劉邦弟弟楚元王劉交。到了東晉時期,劉裕跟著東晉南渡,並從了軍。很快,劉裕就在軍中站穩了腳跟,並屢立戰功。再後來,劉裕便取代了司馬家族的東晉,改國號為宋。此外,劉裕兩次領兵北伐,先後收複了洛陽,長安等地,差一些收複中原。對了,這裡說一下,這個劉裕在滅了東晉之後,還將司馬皇室殺得一乾二淨,一個也沒有逃走。”
這位粉絲很欣賞劉裕的作法,在直播間裡與眾人分享說道。
另一邊。
一眾刷到這位主播的網友,亦是紛紛送上了鮮花。
可能有一些人有一些奇怪。
劉裕不是篡位嗎,這種篡位了自己當皇帝的事情還值得稱讚?
當然。
一般的情況下,他是不值得稱讚的。
但是。
對於篡了司馬家族的位,那就必需稱讚。
無他。
司馬家族當年在取代魏,自立晉朝的時候,是多麼的無恥。
同時司馬家族還是五胡亂華,讓漢人差點滅族的罪魁禍首。
所以哪怕劉裕這是在篡位,甚至將司馬皇氏全都殺得一乾二淨,不少人都是拍手撐好。
“呃……題話話了,我們繼續。劉裕自然與辛棄疾所說的一樣,他武功蓋世,又無比的英明,所以氣吞萬裡如虎。但是,劉裕的兒子顯然沒有劉裕這麼牛叉了。”
“主播,哪裡寫了劉裕兒子?”
“元嘉可以看出。”
這位主播向大家繼續解釋說道:“劉裕的兒子叫做劉義隆,當年劉裕準備繼續北伐的時候,卻是去世了。劉義隆便繼承了皇位,該年的年號正是元嘉。隻是雖然劉義隆想與父親一樣,繼續北伐,但他一沒有父親這個能力,二,他太過於草率。最後,北伐不但沒有成功,反而被北魏太武帝拓跋燾抓住機會,帶著騎兵一路南下,重創了劉義隆。所以最後劉義隆從原本的義氣紛發,到最後倉惶逃回來了。”
“主播,那封狼居胥是什麼意思?”
“不會吧,不會吧,這都不知道?這是文學常識啊。”
“滾蛋,我們當然知道封狼居胥是什麼意思,但這裡劉義隆沒達到這條件啊。不說他沒這武力,就是他父親也差了很多。”
“所以,這封狼居胥是諷刺劉義隆的。因為當時劉義隆北伐之前,他曾經聽他手下一位叫王玄謨的大臣說。此次北伐,一定可以勝利。甚至,如果一直向北打去,那我們與霍去病大將軍的封狼居胥也沒有什麼兩樣。當時劉義隆聽後很高興,結果卻打了一個大敗仗。”
“哦哦,明白了,這裡麵竟然也有一個典。”
“那可不。”
這位主播點頭:“這首詞裡麵典太多了,隨便一句就是一句典,一個不注意,都不能完全明白他的意思。”
“我們繼續。”
整理了一下言詞,主播繼續說道:“四十三年,望中猶記……這裡的四十三年,說的是當年辛棄疾帶著一萬多兵馬從金國人控製下的地盤上回歸到南宋,不知不覺,已經有四十三年了。他北顧四望,想起當年這裡曾經戰火不斷。甚至,當時的金國皇帝完顏亮還以揚州為據點,差點就要滅掉南宋。”
“雖然那是四十多年以前的事情了,可完顏亮留下的戰火還在。看,這個佛狸祠,就是當年完顏亮留下來的行宮。但現在,這個行宮已經變成了一個祠堂。而在佛狸祠那裡,有一大堆烏鴉吃著老百姓供奉的祭品。是不是很可悲。這個佛狸祠明明是當年攻擊漢人,攻擊南宋,金國皇帝完顏亮留下來的。可是,老百姓還不知道。不但不知道,他們還在這個佛狸祠裡麵祭拜。”
“最後一句,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想必,大家都知道這句是什麼意思。與之辛棄疾此前寫的,可憐白發生又有不一樣。當時寫這一句可憐白發生的時候,辛棄疾其實也很無奈。因為那個時候他在家裡種了不知道多少年的地。朝廷卻一直不召喚他,而現在,朝廷想北伐了,終於想到了這一位一直主張北伐的老臣。所以這個時候哪怕辛棄疾已經六十多歲了,但他又充滿了鬥誌。他自比年老的廉頗,哪怕就是年老的廉頗,也是國之重寶,同樣也能夠為國效力。”
一番講解,一眾讀者終於稍微明白了這一首詞作的意思。
“我去,總算稍稍明白了一點。”
“我也是,用的典太多了,差一點我感覺自己是文盲。”
“我也是。”
當然。
這位主播雖然解釋的已經很不錯了。
但是。
這首詞作,仍有人不斷的研究著。
……
“來來來,兄弟們,我們再來研究一下這首《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呃,兄弟,快抖上幾百上千個主播已經分析過了,你還分析。”
“我知道,但他們還有一些地方沒有講好。”
“你是說裡麵的典?”
“不是。”
另一位主播又是開了直播,說道:“這裡麵的典都是硬資料,隻要查,就能查得到。此前的一些主播分析,也將這一些典分析的差不多,沒有太多遺漏的。”
“那你分析什麼?”
“分析的東西可多了。比如,這首詞作的曆史背景。”
“啥背景?”
“你看,不明白了吧。”
看著直播間人氣不斷的上升,這位主播有些興奮:“那麼一會,我就重點聯係曆史背景,分析分析這一首詞作。”
“這個曆史背景是什麼呢?其實有主播分析過,這時的南宋經過幾十年,積累了一定的實力,所以他們開始考慮北伐。而北伐的領頭人,正是韓侂胄。韓侂胄是南宋臣相,總體上來說,韓侂胄其實還算可以,但有一些好大喜功,在北伐沒有準備棄分的情況之下,就草率出兵。所以這裡的元嘉草草,其實隻是借諷刺劉義隆,進而反對韓侂胄而已。此外,雖然朝廷北伐了,並起用了辛棄疾,但我們看史料來說,辛棄疾卻是被韓侂胄排擠在外,並沒有真正的進入到核心階層。”
“我去,原來是這樣。還有呢?”
“還有最為經典的,那就是佛狸祠了。”
“這個我們明白,有主播介紹過,佛狸祠是完顏亮曾經創建的行宮。可惜的是,幾十年過去,老百姓竟然還對著這一個行宮進行祭拜,這很無奈,也很讓人痛心。”
“這隻是表麵上的意思。”
“啊,難道還有更深處?”
“是的。”
這位主播說道:“其實佛狸祠也是一個比喻,在南宋有佛狸祠。那麼,在被金國人控製下地盤的漢人呢?那些漢人,是不是也會像南宋這一些老百姓一樣。隨著時間的推去,他們原來是被金國人控製的。可慢慢的,他們也跟著朝拜起金國人了。”
“我去……”
聽到這裡。
直播間裡一眾網友,卻是倒吸一口涼氣。
之前佛狸祠裡麵老百姓盲目祭拜,這已經很讓人無奈了。
可更為無奈的是。
那些一直被金國人控製之下的漢人。
他們曾經與南宋的百姓一樣,也是宋朝子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