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李斯,這這這,這也太強了吧。”
“好吧,現在稱李斯是奸臣,確實有一些不太能夠完全概括他的生平。”
眾人暗自咂舌。
傳國玉璽這種東西一出,當真是太高大上了。
不隻高大上。
特彆是傳國玉璽上麵八個字,更是震得眾人目瞪口呆。
受命於天,即壽永昌。
自然。
所有人都沒有真正的見過傳國玉璽。
但幾千年以來,一直都在傳聞傳國玉璽的消息。
可哪怕再有消息。
傳國玉璽卻是失傳了。
所有人都不知道傳國玉璽長什麼樣。
可現在。
在舞台上,李斯手拿出這一個傳國玉璽,並且寫出那八個大字來。
眾人隻感覺,似乎真正的傳國玉璽,就在他們身前。
特彆是這八個大字。
實在是太具有逼格,太震撼了。
同樣。
這樣的震驚也給李斯的個人生平,追加到了一個無人匹及的高峰。
這還是大家眼中想象當中的奸臣?
似乎從李斯的一生來看。
李斯隻有一個錯誤,那就是立了胡亥為帝。
但可惜。
在政治鬥爭當中,他卻不敵趙高。
如果李斯沒有被腰斬。
曆史是否還是那個曆史?
誰也不知道。
但李斯的故事並沒有結束。
秦始皇一統天下之後,秦朝開始了對於整個天下的改革。
首先。
李斯就向秦始皇建議,因為天下戰亂了幾百年,各國也產生了自己的文字。
如今天下一統,如果各個地區還是使用自己的文字,那麼政令就不能通達天下。
於是李斯便建議廢物各國文字,以秦篆為統一的文字。
同時。
為了推廣全國統一的文字,李斯還親自編寫了一套啟蒙識字教材《倉頡篇》。
不久。
李斯又采用秦朝一位叫做程邈的小官創造出來的一種字體,進行全國推行,這種字體便叫隸書。
從此。
隸書便作為官方正式書體。
接著。
因為天下統一,各國貨幣此前也不一樣。
為了經濟流通,李斯再次向秦始皇建議,廢除原來六國原有的貨幣,進行統一貨幣。
在李斯的主持下,秦朝貨幣規定了以黃金為上幣,以鎰為單位,每鎰重二十四兩,以銅半兩錢為下幣,一萬銅錢折合一鎰黃金。並嚴令珠玉、龜、貝、銀、錫之類作為裝飾品和寶藏,不得當做貨幣流通。同時,規定貨幣的鑄造權歸國家所有,私人不得鑄幣,違者定罪等。
此外。
天下統一之後,各國度量衡也不一樣,極為影響全國各地的交流與發展。
於是李斯又接著向秦始皇建議,統一度量衡。
李斯采用以寸、尺、丈引為單位,十進製計數;
量製則以合、升、鬥、桶為單位,也采用十進製計算;
衡製則以銖、兩、斤、鈞、石為單位,二十四銖為一兩,十六兩為一斤,三十斤為一鈞,四鈞為一石固定下來。為了有效地統一製式、劃一器具,李斯又從製度上和法律上采取措施,以保證度量衡的精確實施。
這還沒有結束。
為了讓物資流通更為方便,李斯還建議全國統一車軌,並在全國範圍內修築馳道。
李斯以京師鹹陽為中心,陸續修建了兩條馳道,一條向東通到過去的燕、齊地區,一條向南,直達吳楚舊地。這種馳道路基堅固,寬50步,道旁每隔三丈種青鬆一株。
後又修築“直道”,由九原郡直達鹹陽,全長1800餘裡。又在今雲南、貴州地區修築“五尺道”,以便利中原和西南地區的交通,在湖南、江西一帶,修築攀越五嶺的“新道”,便利通向兩個地區的交通。就這樣,一個以鹹陽為中心的四通八達的交通網把全國各地聯係在一起。同時,為與道路配套,李斯還規定車軌的統一寬度為六尺,以此保證車輛的暢行無阻。
2000多年過去。
秦直道仍然保存了下來,甚至還有不少地方是為主要通行道路。
掌聲,突然響了起來。
接著,越來越多。
直到最後。
已然雷鳴。
眾人這會兒已經不管李斯是不是奸臣。
至少。
這一些功績是無法抹殺的。
“尼瑪,這也太強大了吧。”
“書同文,車同軌,統一貨幣,統一度量衡……這是天大的功績啊。”
“沒想到,這樣的功績,竟然是李斯向秦始皇建議的。”
這會兒,眾人對於李斯的功績,已經震得都不知道說什麼了。
特彆是天下統一之後李斯的功勞。
不少人此前還一直以為,書同文,車同軌……是秦始皇提出來的。
雖然事實上,也是秦始皇頒布的。
但在這裡麵。
誰也沒有想到,這卻是李斯向秦始皇是出來的建議。
不過想想也是。
此時的李斯是為秦國的宰相。
秦始皇一統天下之後,內對的治理,那就是以宰相為主。
由李斯提出來,這是再正當不過的了。
……
“陛下,阿房宮太過於宏偉,勞民傷財,應停止修建。”
“陛下,天下雖然統一,但六國仍有餘孽,陛下應該以國本為主。”
“陛下……”
很可惜。
千古一帝的秦始皇在一統天下之後,沒過多久就去世了。
接任的,則是由李斯以及趙高扶植起來的胡亥。
但李斯卻看走眼了這位胡亥。
與長子扶蘇的賢明不一樣。
胡亥卻是實足的頑劣。
在他繼承皇位之後,他便開始修建巨大的阿房宮,同時整日與宮女飲酒作樂。
李斯每每上書希望胡亥以國家為本,這引起了胡亥的不滿。
後來。
胡亥找了一個理由,直接將李斯給關了起來。
原本胡亥隻是想教訓一下李斯,並不想將李斯怎麼樣。
但趙高卻感覺機會來到。
趙高便指派手下,在獄中對李斯進行嚴刑烤打,說李斯謀反。
李斯被逼無奈,承認謀反。
畫麵一轉。
此時。
李斯卻是向江寧講完了他的一生。
“年輕人,讀書好。如果可以,我願意一輩子當一個讀書人。”
看著這位來自2000多年後的讀書人,李斯無比的感歎。
但可惜。
命運就是如此。
李斯哪怕為秦朝立了無數的功勞,但到頭來,卻是腰斬於集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