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他是乾什麼的呢?
很多人想都想不到。
他是養龍的。
是的。
養龍的。
彆問這個世界到底有沒有龍。
反正劉累在夏朝的時候就是養龍的。
因為劉累養龍養得非常好,夏朝第十四任皇帝孔甲就封他為禦龍氏。
可惜後來劉累養龍將一條母龍給養死了。
於是他靈機一動,就把龍肉做成了美食給孔甲吃。
孔甲吃了之後,就說這太美味了,問哪裡還有這樣的肉,還想吃。
劉累被嚇尿了,怕母龍死去被發現,於是劉累便逃跑了。
後來劉累的子孫,就以劉為姓。
接著的是王姓。
王姓的名人也一大堆。
同時。
王姓還是國內第一大姓,超過李姓,人口有1億多,很多時候位居第一。
並且在曆史當中,王姓一直都是大姓,還是豪門。
比如琅琊王氏,太原王氏,王維就出至於太原王氏。
主要名人有,王詡。
或許你不知道王詡是誰?
那他有一個外號,叫做鬼穀子。
同樣還有秦國大將王翦。
王翦雖然沒有白起知名,但也沒有比白起差多少。
而且王翦比白起聰明多了。
白起戰功是無數,但功高蓋主,下場並不好。
王翦也功高震主,但他為了不讓秦王懷疑,而是一心向秦王討要封賞。
秦王便覺得王翦心無大誌,隻想著金銀財寶,於是便放心讓他一直帶兵。
其兒子王賁也是秦國一代名將。
當然王姓還有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招君。
穿越者王莽。
同時還有東漢時期大臣王充,王允,王朗……等等。
書法這一塊,王家王羲之,王獻之,亦是神一樣的存在。
詩人這一塊,王勃,王維,王昌齡……之前也講過,江寧也就沒有太多講。
當然還有王仙芝,王安石,王陽明……等等。
反正當時王姓這一期,江寧講出來的王姓名人,卻是多達幾十人。
所以。
這一些姓氏之後,江寧最後便講陳姓。
之所以放在最後。
倒不是陳姓人口最多。
按百家姓排名,陳姓排在第10位。
按現代人口姓氏排名,陳姓在第五位。
總人口數,陳姓是不如李王張劉的。
之所以將陳放到最後,這是因為陳姓有其獨特的地方。
……
“江寧老師,陳姓的名人,最早應該是陳勝。”
百家講舞台上。
丘少林對江寧說道。
江寧卻是搖頭:“不算是。”
“陳勝所在的時期是秦國末期,但在秦國之前,陳姓就已經有一係列的名人了。比如,春秋戰國時期陳國的陳厲公之子,陳完。”
“陳完?”
丘館長思索了一下:“好像陳國被滅了。”
“是的。”
江寧點頭:“陳國被滅了之後,陳完就逃到了齊國。”
說到這裡。
江寧還講起了一個故事:“當時陳厲公生下兒子陳完之後,正好周朝太史經過陳國。於是,陳厲公就讓太史給自己的兒子算卦。太史就說,您這個兒子非常的貴氣,他的後代還會取代一個薑姓的國家。”
當時陳厲公聽完太史的卦,並沒有放在心上。
但幾十年過去之後。
陳國卻是被敵國滅亡,陳完也逃到了另一個國家齊國。
做為一個逃亡的人,陳完不想暴露自己的身份,於是就在齊國化名為田完。
為什麼將陳改姓田呢?
因為當時陳與田的發音是一樣的。
“田完?”
如果說陳完是誰?
可能不少人不知道。
但一說田完。
丘少林卻是一拍腦袋:“田氏代齊。”
“是的。”
江寧點頭:“正是田氏代齊”。
田完逃到齊國之後,就在齊國住了下來。
當然。
田完並沒有這麼大的能力,一下子逃到齊國,就代了齊國的位置。
田氏代齊,是經過田完五六代時間,這才將齊國取代,後來田和便取代齊國,自立為王。
雖然田氏是自立為王的,但卻得到了周天子的承認。
所以田氏代齊在齊國並沒有發生太大的暴動,而是各國都承認了他的地位。
此時。
舞台上。
田完經過五六代子孫的發展,終於登上了齊國的王位。
齊國原本的國君,姓薑。
這個薑,正是來源於薑太公,也就是薑子牙。
當時周朝滅商,周天子就將齊國封給了薑子牙。
至此。
薑子牙的後代,也就一直是齊王。
直到此時的田和代齊,齊國的大王也就變成了田姓。
“我去,沒想到齊國竟然被田氏給取代了。”
“這是曆史當中記載了的。”
“我知道,我的意思是說,那麼這個田姓,豈不是也是姓陳。”
“對。”
不少人看得目瞪口呆。
他們沒想到。
百家姓裡麵的姓氏發展,竟然有如此大的一個事件。
“既然齊國的國君來源於陳姓,那麼,孫武,孫臏他們也是姓陳?”
“沒錯。”
江寧點頭。
孫武的爺爺本來就姓田,與齊國國君是同宗,也就是田完的後世。
自然,孫武這樣算的話,也是姓陳。
同樣。
做為孫武的後代,孫臏同樣也是姓陳。
不隻如此。
除了孫武,孫臏他們來源於陳姓之外。
三國之時的孫權。
同樣也是來源於陳姓。
至於原因。
那就是孫權是孫武的後代。
……
“我的天,這個陳姓也太恐怖了吧。”
“孫武,孫臏,孫權……竟然都是出至於陳姓。”
眾人暗自咂舌。
但你以為這就結束了嗎?
並不是。
田姓除了來源於陳姓之外。
有一支王姓,同樣也是來源於陳。
這個王姓,就是王莽這一支。
至於王莽怎麼姓陳了?
這同樣也是來自於田氏代齊這裡。
後來齊國滅亡了。
田氏子孫就逃到了其他地方,有一支為了躲難,於是就將田改成了王。
王莽就是這一支田氏的後代。
在他稱帝之時,他還將家譜給拿了出來,證明他們來自於田。
田又來自於陳。
所以王莽也是陳姓。
但這也還沒有結束。
有一部分司馬姓,同樣來自於陳姓。
這個司馬,那就是孫武的叔叔田穰苴,因為他被封為大司馬,所以他的子孫又以司馬為姓,叫做司馬穰苴。
司馬出至於田。
田出至於陳。
所以這一支的司馬姓也出至於陳。
此外。
袁姓有一個分支,也是姓陳。
著名的袁姓代表,那就是袁術了。
三國誌記載,術以袁姓出陳……表明了袁術的家世。
後來大家研究袁術稱帝時的國號,很多人都認為應該是陳。
此外。
陳姓還分出了60多個姓。
他們分彆是,吳,賴,鄒,胡,衛,孔,姚,陸、車,敬、針、慶、少西、夏、司徒、司城、威、靖、嘗法、胡、胡非氏、胡母氏、愛氏、轅氏、榱氏、五王、子鞅、子寤、稟丘、子芒、子禽、仇子、子沮、子石、子與、子獻、子占氏、賜氏、於陵氏、威王氏、穰氏、車氏、偃師氏、公良氏、恩氏、鬥門氏、子穆氏、子枋氏、子尚氏、宗氏、盎氏、顓孫氏、原伴氏、原氏、舀氏、儀氏、來氏、子使氏、子宋氏、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等等。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