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什麼時候,我成全真祖師了?求訂閱)
“天了都,沒想到永樂宮呂祖竟然顯聖了。”
“哥們,要相信科學。”
“我是相信科學,可你看這是怎麼回事?”
不得不說。
江寧在永樂宮連寫十幾首呂洞賓詩作的動作,當真是影響太大太了。
無數看客,網友,都認為這是呂祖顯聖。
這是呂祖借江寧之體,這才將這一些詩作寫將出來。
如果不然。
那怎麼解釋這十幾首詩作呢?
你要是覺得不服,你也寫幾首看看,看看能不能達到呂祖這般境界。
自然。
沒有人寫得出。
哪怕有一些有才華的詩人,也寫不出這一些詩作的味道。
“彆管那些噴子,這個世界上有太多科學不能解釋的了。”
“就是,我覺得呂祖絕對顯聖了,這一些詩作就是證據。而且,聽永樂宮的道士說,這一些詩作好像非常符合呂祖在世之時的思想。”
“我不太懂呂祖在世時候怎麼了,不過,我太喜歡這一些詩作了,之前對於呂祖不太了解,現在一讀他的詩,才發現,呂祖原來是這麼一個有趣的神仙。”
“是的是的,從他的詩作可以看出。呂祖是一位很有煙火氣的劍仙,而且也是一位很有才情的劍仙。更是一位打抱不平的劍仙。同樣,還是有一點小傲驕的劍仙。”
讀詩識人。
一首詩可以反應出寫詩之人的性格。
這一些詩作,他就很是體現出現了呂祖的個性。
當然。
對於這一些。
江寧並沒有過多解釋。
大家認為這是呂祖轉世,那就是呂祖轉世罷了。
雖然回過頭來,江寧也有一些感覺。
當時自己說的話,好像是讓大家誤會了。
像什麼物歸原主。
像什麼偶爾得到呂祖詩篇。
這一些都給人無數的想象。
但江寧也不好解釋。
不過江寧不解釋。
這卻讓眾人對於“呂祖顯聖”更為確信。
數十年之後。
永樂宮裡仍然流傳著呂祖顯聖的傳說。
江寧所寫的數十首詩作,已經被永樂宮視為鎮觀之寶。
與此同時。
這一些詩作也以各種形式,分彆雕刻於永樂宮各個石壁之上,供遊客參觀。
這都是後話。
……
此時的江寧,卻是來到了長安的重陽宮。
全真三大祖庭,重陽宮是全真三大祖庭之首。
可能不少人有些奇怪了。
祖庭不是隻有一個嗎,怎麼會有三個祖庭?
哪怕有三個祖庭,為什麼又有哪個是老大,哪個是老二?
難道他們是三兄弟?
這當然不是。
在這裡麵,其實還是有他們的淵緣的。
全真三大祖庭。
永樂宮供奉的是呂祖。
重陽宮,供奉的同樣也是呂祖。
不過重陽宮供奉的除了呂祖之外,還有王重陽。
王重陽又是誰呢?
據傳聞,王重陽是呂洞賓的弟子。
而王重陽又是創立全真道的掌門人。
這有一些像武當派創始人以及武當山供奉主神的關係。
武當派雖然供奉的是真武大帝。
但武當派並不是真武大帝創立的。
武當派創始人是張三豐。
這與全真道也是一樣。
全真道雖然也供奉呂祖,但全真道並不是呂祖創立的,而是王重陽。
於是全真道便有了兩個祖庭。
一個是王重陽,一個是王重陽的師父,也就是呂洞賓。
人家做為王重陽的師父,自然也得尊敬,所以也是全真祖庭之一。
當然。
呂祖也不僅僅是王重陽師父的原因。
如果這位師父一點也不出名,恐怕也沒這祖庭什麼事。
但呂洞賓實在是太出名太出名了。
出名到比之王重陽還出名。
所以祖庭也就有了呂祖的一份。
如果沒有呂洞賓,也就沒有王重陽。
那麼第三個祖庭又是怎麼回事?
其實與上麵也是一回事。
王重陽雖然創立了全真道。
但真正將全真道發揚光大的並不是王重陽,而是王重陽的七個弟子。
這七個弟子,又稱之為全真七子。
其中又以長春子丘處機最為知名。
京都的白雲觀,就是當年丘處機所在的道觀。
所以白雲觀又稱之為全真第三大祖庭。
這便是為什麼全真道會有三大祖庭之說。
不過。
很可惜。
雖然王重陽是全真道創始人。
但不管是永樂宮還是重陽宮,他們的香火人氣都比不上白雲觀。
不過這兩天情況還不錯。
江寧在永樂宮“顯聖”之後,一眾遊客一下子對於呂洞賓變得無比的感興趣起來。
重陽宮雖然主要供奉的是王重陽。
但呂洞賓同樣也有供奉。
於是。
重陽宮這一邊,這兩天遊客也是猛增了好幾倍。
而重陽宮負責人也很聰慧。
雖然江寧並不是在他們重陽宮說的呂洞賓。
但不管是永樂宮裡的呂洞賓,還是他們重陽宮裡的呂洞賓,他們都是同一個。
而且重陽宮與永樂宮都是自己人。
所以呂洞賓的故事,以及呂洞賓的一係列詩作,也被重陽宮給搬了過來。
這不。
江寧剛來到重陽宮。
有一位導遊便向一眾遊客講解著呂洞賓的詩作。
“來,大家來看,這就是呂洞賓呂祖寫的詩了。得道年來八百秋,不曾飛劍取人頭……從這一首詩裡我們就可以看出,呂祖是一位劍仙,而且他的本事很高強,可以千裡之外,飛劍殺人。但就算如此,呂祖雖然有通天本事,但卻並不好殺,所以這就是為什麼不曾飛劍取人頭了。如果換作是我們,我們有這麼大的本事,但卻不用,這是很難做到的……”
這位導遊侃侃而談。
一眾遊客聽得也是神采奕奕。
不得不說。
在呂洞賓一眾故事,以及這一些詩作的加成之下,永樂宮與重陽宮卻是猶如枯木逢春,倍受關注。
……
“江觀主,我可等到您啦。”
江寧在邊上聽了聽,感覺這位導遊講得還可以。
一眾遊客也聽得入神。
再看重陽宮這邊情況,相信在呂洞賓的人氣加成之下,未來也不至於落沒。
於是他便想準備去其他道門看看。
正想離開。
這時。
一位道人卻是叫住了江寧。
“伱是?”
江寧回頭一看,卻是一位全真道的道士。
全真道與正一道雖然是道士。
但他們所穿的道服有一些不一樣。
最大的不一樣。
那就是頭上帶著的道冠。
全真道的帽子是圓形的,而正一道戴的帽子是方形的。
如果不知道怎麼區分他們誰是正一,誰是全真,一看帽子就很明顯。
“福生無量天尊,弟子是重陽宮觀主張葉,拜見祖師。”
“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