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館長臉色潮紅,應該是情緒太激動所致。這串水晶項鏈後期修複後又是一件鎮國之寶。
李墨數了下水晶珠子的數量說道:“春秋戰國時期水晶項鏈一串,水晶數量34粒。”
接下來是一個長盒子,約有五十公分長,李墨將它取出放到桌子上,攝像頭已經聚焦。很顯然這麼長的盒子裡麵所裝的東西肯定也是偏長的,不知道是什麼玉器。
打開盒子,暴露在眾人眼中的是一條玉帶,每一塊玉都是頂級羊脂玉,四角有黃金包覆,表麵雕刻細小文字。李墨辨認下文字說道:“這字不是秦朝大篆,老師,你們都看下。”
朱昌平看下說道:“這是戰國時期魏國文字,這方麵研究古文字的張教授最擅長,回頭讓他破譯一下就能鑒定出是誰所用。”
“鄭老師,戰國金包玉玉帶一條,備注請京大張教授翻譯下文字。”
鄭斌較忙記錄下。
因為都是玉器,再加上身邊也有幾位專家在場,所以玉器整理和初步鑒定速度加快。
“玉獸麵佩一件,春秋早期;玉帶鉤一件,春秋晚期;瑪瑙珠飾一件,春秋晚期;玉虎一件,春秋早期;玉環一件,春秋早期;玉管一件,春秋晚期;玉組佩一件,戰國早期。”
朱昌平打開一瓶水遞給李墨,他暫時接替李墨繼續下麵的整理工作。
“玉雙龍佩飾一件,戰國早期;玉雙龍佩飾一件,戰國早期;獸麵形玉帶鉤一件,戰國中期;玉龍空雙鳥紋璧一件,戰國中期;玉透雕雙龍佩一件,戰國晚期。”
第一個鐵皮箱裡就兩顆夜明珠,而第二個鐵皮箱裡總共整理出十五件,都是春秋戰國時期的玉器。
李墨喝完一瓶水,打開第三個鐵皮箱子,這個箱子裡裝的同樣都是玉器。
花了將近四十分整理出十七件玉器,裡麵有五件是秦朝時期,在雕工上和春秋戰國的玉器有些許區彆。那時大秦一統六國,車同軌,書同文,國力一度達到鼎盛時期,所以玉器雕工理念也開始發生變化。
而玉器雕工技藝真正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是到了漢朝,最著名的就是漢八刀,一直影響到如今。
“小墨,上午開箱先到這裡,我們出去休息下。其他人會接手把這些玉器和夜明珠重新清理整理好歸檔入庫,下午再繼續開箱。”
這些鑒定的活看似不重,其實極耗心神,而且還是兩千多年前的古董,每個都非常珍貴,使得眾人一直處於神經繃緊狀態。
李墨還好,但朱昌平等人就明顯露出疲態,眾人離開地下寶庫,沒過十分鐘第二批人進入。
“老師,按照這個開箱速度,這三十多個鐵皮箱子怕是要花四五天時間。”
“考古研究是個精細活,你以為是下地挖大白菜呢。開箱不是重點,重點是要把裡麵的每一件寶物都要清理乾淨,登記造冊,歸檔入庫。”
“不知道傳說中的那兩件至寶會不會隱藏在剩餘的鐵皮箱裡?”
李墨自言自語的嘀咕著。
跟在身後的石館長好奇的問道:“小墨,你說的兩件至寶是指哪個?”
“自然是春秋二寶,傳說中的和氏璧和隨侯珠。”
scriptapp2();(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