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國主偌大的家業完全被明清瓜分,可見他這個國主坑明抗清的必要性。
既然明清都不讓孫國主好過,那他也隻能一人負重前行,把明清一起乾翻了。
孫國主在貴陽的這座王府雖然上不了真正的檔次,但在貴州土司這幫土包子眼裡,還是頗有壯觀的。
畢竟雲南的沙定州都被沐王府給驚著了,貴州這幫更窮的土司看著孫國主的王府自然會大開眼見。
divcass=”ntentadv”除了水西家大業大的安坤外,大部分土司在國主府中都情不自禁,感慨萬千。
“哼!一群沒見過世麵的土包子!”羅托等人冷笑了一聲。
孫可望的王府在雲貴的確是挺好的,但要是放在北京不要說和皇宮、王府比了。
就算是羅托的府邸都能遠勝之,住在孫可望的國主府中,羅托還覺得委屈了自己。
沒想到貴州的這幫土包子,竟然這麼的沒見識!
“果然是一幫靠不住的反賊!”不少滿蒙大員看著土司們的貪婪表現,心中升起了警惕。
熟讀三國演義的他們早就對孫可望的話信了七八分,如今又看到土司們的表現,心中自然更加覺得這幫土司是反賊了。
洪承疇瞟了一眼現場,眉頭皺了起來。
大批清軍將領的神色不對,這要是露了馬腳,讓土司們察覺到了異常,那情況就不妙了。
“大將軍。”洪承疇輕喝一聲,給羅托使了臉色。
羅托聞言狐疑不定,不清楚洪承疇的意圖。
“咳咳!”洪承疇咳嗽了兩聲,努力地使了眼色。
羅托這才反應過來。
“今天是一個大喜的日子,安坤等土司反正有功,當受朝廷封賞,今日我和督師特地為安坤將軍擺酒慶功,伱們一個個這副死樣子乾什麼!”羅托怒斥道。
“大將軍恕罪。”滿蒙將領們連忙反應過來,一個個告罪。
“大將軍無妨,滿人為主,我等為仆,這世上那有為仆而斥主者?”
安坤心生感動,頂著小尾巴為滿蒙大員們開脫。
“好奴才!”羅托聞言哈哈大笑,舉起酒杯,誇讚了安坤起來。
“多謝大將軍誇讚,奴才一定帶領水西兵為王師前驅,平定雲南,剿滅李定國逆賊!”安坤表忠心道。
“好好好!等雲南平定後,我一定為你請功!”羅托心中冷笑不已,但還是笑嘻嘻地開口。
“多謝主子!”安坤諂媚一笑,連忙拍起了羅托的馬屁。
“哼!狗奴才,你在孫可望麵前也是這樣說的,有了他的前車之鑒,想騙我羅托,門都沒有!”
就這樣貴陽城內,夜夜笙歌,洪承疇拿出了極大的熱情,天天擺宴,招待著安坤等人。
搞得安坤等帶路土司受寵若驚,感動不已,連連表達了自己對大清的忠心。
然後隨著時間的推移,情況卻有些不對勁了。
“督師、大將軍,我等已經在貴陽勞煩十餘日了,也該回去整頓兵馬,為王師前驅了。”酒宴上,安坤試探道。
“不急,我天朝數十萬兵馬在貴州,李定國必不敢輕舉妄動,安將軍再休息幾日,等到時候有的是機會讓安將軍帶兵殺敵,建功立業。”洪承疇笑道。
安坤等人心中咯噔了一下,這尼瑪咱大清是玩起了軟禁了。
“好奴才,你難道覺得我羅托在貴陽招待不周嗎?”羅托故作不悅道。
“主子言重了,奴才等人在貴陽好吃好喝的已經非常滿足了。”安坤等人回答道。
羅托不可置疑道:“既然如此,那就再多留幾日吧,等六月一過,爾等就返回水西等地,整頓兵馬,準備和我八旗天兵一起,平定雲南,剿滅李定國等前明餘孽。”
“主子既然這樣說了,奴才們自然不敢不從。”安坤強顏歡笑道。
“好好好!好奴才,我等共飲此杯!”羅托哈哈大笑道。
“多謝主子。”安坤索然無味,一杯酒下肚,心中惆悵無比,隱隱約約有些後悔。
“不對,雲南未平,韃子就算是要卸磨殺驢,也不應該在這個時候啊!”
羅托看著安坤隱約間透露出來的惆悵,心中勾了一抹冷笑。
“哼!一幫亂臣賊子,若不是有洪督師在,老子早就把你們全給砍了喂狗!”
正所謂忠誠不絕對等於絕對不忠誠,在這條猜疑鏈下,羅托等人越來越覺得安坤等人可疑。
在孫國主的挑逗下,心裡已經長毛的羅托等人要不是有洪承疇攔著,早就和安坤等帶路黨狗咬狗啊。
洪承疇看著眼前的一幕也是微微歎息。
“安坤等人絕不可能忠於大清,就算不是內奸,一旦李定國和夔東的順軍餘孽兩路夾攻。”
“我大軍以退為進放棄貴陽之時這些人眼見局勢不對,也必定會首鼠兩端響應李定國和順軍餘孽,對我大軍下手,好納投名狀。”
“既然如此,若是李定國和順軍餘孽出兵,他們這些人無論是不是內奸都不能留了。”
洪承疇眉頭微皺,盤思不已。
安坤這種人洪承疇見多了,一個效忠孫可望十年的人轉眼間投了李定國。
清軍來時又賣了李定國和永曆朝廷,剃發易服向咱大清表了忠心。
這樣的人有什麼忠心可言?
洪承疇雖然對孫可望之言將信將疑,但他也知道,安坤等人就算不是內奸,但也是一個個牆頭草。
有時候牆頭草甚至比敵人還要可怕。
洪督師可是清楚的,李自成昔日擁兵數十萬,大有一統天下之勢。
最後為什麼兵敗如山倒,除了咱大清兵強外,不就是因為牆頭草太多了嗎?
那時候李自成坐擁四五十萬之眾,光是嫡係兵馬就有二十萬之眾。
要不是吳三桂、薑鑲、唐通、白廣恩等人出了死力,咱大清入關的那七八萬八旗,能打下天下嗎?
還不是一片石之戰後,整個北方的牆頭草太多,覺得李自成不行了,紛紛投靠了咱大清,闖王才失了天下?
一片石之戰中,李自成的六萬老本損失了三萬,這已經很慘了。
可更慘的是張天琳的一萬精兵冤死在大同降兵的刀下。
數萬闖營精銳稀裡糊塗的折在了內部二五仔的叛亂之中。
這數萬精銳要不是冤死在二五仔的叛變中,李自成也不會敗的那麼的稀裡嘩啦。
有李自成的前車之鑒在此,洪承疇自然不會再犯李自成的錯誤,除非我大清能夠一直占優,否則情況稍有不對,他這位五省經略都會毫不猶豫地攘外必先安內!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