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藥四十二桶,連桶共重一千八百八十九斤。
divcass=”ntentadv”紅衣鐵彈一千六百六十三出。
百子鐵彈一百八十二桶,連桶共重八千八十九斤。
鐵碎子一百零五桶,連桶共重五千一百九十斤。
按照五斤一枚來折算紅衣炮的彈藥。
馬龍的這幾十號兵丁,帶了兩萬多斤彈藥……
平均下來一人幾百斤的彈藥。
國姓爺既然如此壕無人性,每年幾百萬的海貿掙著,又時不時打打東南沿海的秋風。
既然如此孫國主自然也得好好地向順治說明一下,給咱大清的孤兒寡母敲響警鐘,以免他們遭了鄭成功的毒手,讓孫可望無機可乘!
“國主,你寫的這些,韃子會信嗎?”
看著孫國主列舉出來的數字,張虎等人雙眼瞪得老大。
“你們放心,韃子和國姓在東南沿海打了那麼多年,再怎麼樣也會清楚一二國姓的實力。”
孫可望開口道:“我所列舉的數字,基本上八九不離十,韃子們肯定會信的。”
孫國主這是在實事求是,鄭成功的部隊他的確裝備了那麼多火器和盔甲啊!
他孫可望又沒撒謊,隻是稍微的,適當的誇大了一些而已。
至於今年國姓爺去不了南京,那就不管孫國主的事了。
總之得讓咱大清防範於未然,趕緊調兵到南京去。
這些兵馬今年用不上,明年不就用上了嗎?
幾行大字再次落下:
望朝廷遣八旗天兵一萬,綠營精兵兩萬,駐防南京,以備十七萬海寇!
孫可望書寫完畢,心裡繼續醞釀一番。
到現在為止,他所做的事情看起來都是在為咱大清考慮啊。
比如進兵之前,獻上了滇黔地圖。
再比如,提醒咱大清李定國的斂兵聚穀之計。
現在又警示我大清海賊將犯江南。
這一樁樁一件件,隻要不細論都沒啥毛病。
滇黔地圖是真的。
斂兵聚穀,夔東之兵也的確出兵了。
鄭成功要打南京,這事真得不能再真!
隻要不論細節,孫可望絕對稱得上忠君體國,為咱大清的事業嘔心瀝血了。
而現在孫國主決定再為咱大清嘔心瀝血一番,把吳三桂會謀反的事情提前告知咱大清,讓順治和孝莊這對孤兒寡母,提前十幾年做好準備,防範於未然!
在打完鄭成功的報告後,孫可望提筆又寫道:
我朝雖然進兵西南,勢如破竹,可在前明餘孽未滅之時,仍需多加小心。
今聞洪督師遣幕僚賈自明入滇,意圖行使詐降之計,讓李定國之兵止步滇南。
臣可望日夜思索,卻始終不得督師之意。
如此拙劣之策,安能使李定國這頭猛虎收斂爪牙,在滇南待死乎?
臣昔日在雲貴之時,鼠目寸光,不服王化,曾與督師、平西王多有私下聯係。
現在觀之,洪督師和平西王舉止怪異,恐有不祥之兆!
其實孫可望、李定國和洪承疇、吳三桂都曾經有過秘密的私下聯係。
洪承疇詐降李定國也並非空穴來風,洪督師在湖廣和李定國也是常有書信來往的。
說到底,吳三桂和洪承疇並非死忠於咱大清之人。
要是孫可望和李定國能夠得到大勢,洪督師的詐降就變成真降了。
隻可惜,南明不爭氣,讓人看不到一點希望,所以為了身家性命,很多想跳反的人都是不敢上南明這條賊船啊!
要是南明能夠打出威風了,為了自己的名聲,洪督師早就想辦法下了咱大清這條船了。
而現在孫國主就要添油加醋,把道理給那對孤兒寡母講清楚。
以免這對孤兒寡母遭了鄭成功的毒手不成,又遭了吳三桂和洪承疇的毒手,讓孫國主沒辦法出手親自來。
孫國主繼續提筆:
賈自明之事甚為拙劣,哪怕是黃口小兒也未必能信。
李定國軍略出色,權謀高深。
昔日桂林和衡陽兩次大戰,可見其風采。
雖在肇慶、新會兩戰皆敗。
可交水一戰,我孫可望自認為乃當世人傑。
卻以二十萬之眾慘敗於李定國之手。
……
再捏著鼻子誇了一頓李定國後,孫國主筆鋒一轉,圖窮匕見:
種種事跡,洪督師親身體會,不可謂不清!
我孫可望尚且敗在李定國之手。
洪督師卻使此等宵小手段。
臣可望輾轉反側,唯恐洪督師此舉彆有深意,望朝廷深思量之。
“彆有深意!”張虎等人倒吸了一口氣,頭腦一片空白。
自家國主寫的可是誅心之言啊!
“韃子生性多疑,張虎,你把洪承疇以前和孤聯絡的信件準備一番,沒有的就讓錦衣衛自去造,無論如何孤都得把這壇水給攪渾了!”孫可望大手一揮。
“遵命!”
孫可望、李定國、吳三桂、洪承疇這四大漢人之間的聯絡,自然是不會留什麼把柄的。
孫國主倒是無所謂了,他老人家以前可是南明的爸爸,誰能製他?
李定國也無所謂了,他在廣西自立,誰也管不到他。
可是洪督師和吳三桂在咱大清的體製內,可就得小心翼翼了。
所以幾人聯絡的事情,洪承疇和吳三桂都沒留下什麼把柄在孫國主的手中。
不過有沒有把柄,有沒有證據並不重要。
隻要韃子願意相信,什麼東西都能成為證據。
反之要是他們不願意相信,或者不敢相信,不敢和吳三桂、洪承疇翻臉,孫國主就算手中有著真憑實據也是毫無辦法。
洪承疇還好,麵對吳三桂這種實力派,就咱大清現在的情況,就算人家真的想跳槽了。
咱大清非但沒有能力行王法,清理門戶,反而要想辦法哄著吳三桂。
隻要吳三桂還在動搖之間,還可以爭取,再多的真憑實據都無用。
甚至咱大清為了拉攏吳三桂,非但不能計較,還得加官晉爵,討好人家呢!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