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大明賀。”狄三品等人也舉起了酒杯。
所以狄三品這些秦將他也必須要捏著鼻子用了。
三天後,初步安排已定。
永曆大手一揮,信心十足道。
“國主在時,不覺有異,國主一走,嗬嗬!”狄三品看著拍馬屁的永曆朝臣們,冷笑不已。
“德安伯狄三品,岐山伯王會等十七人黨附可望,有辱國體,陛下天恩,特此降爵。”
可是國主一係在雲貴各方麵的影響,卻是李定國短時間內根本無法根除的。
覺得王允成此人對大明忠誠不絕對。
泥人還有尿性呢!狄三品和王會等人心中怎麼可能痛快!
李定國的這種心理,致使他習慣用忠義來麻醉自己。
divcass=”ntentadv”所以鬥孫可望的時候,李定國是認定了孫可望是亂臣賊子,要先除逆臣,再以恢複。
隻是現在正值用人之際,李定國再怎麼瘋狂,也不敢隻用三萬晉兵晉將就去打清軍主力。
另一方麵,卻造成了他性格上的極大缺陷。
突如其來的大雨,讓原本就氣氛詭異的西營諸將鬥誌更為低迷。
“共飲此杯!”五鳳樓下,無數兵將即將飲下美酒。
當天下午,誓師大會在永曆朝臣的歡聲笑語中結束。
“然武王卻言天洗兵也!後周師果然誅滅商紂,一統天下!”
永曆舉起了酒杯,道:“等洪吳兵敗,貴州收複,我軍可趁勢東下,直取南京與延平王會師!”
李定國聽出來眾人話裡的不滿,怒斥道。
永曆看著自己這位擎天之柱,也是不停地的點頭。
他們這些秦將數月以來一直被排擠打壓,現在李定國決定出兵貴州了。
隻是李定國雖然對朝廷忠心,但畢竟永曆不是一個實權皇帝,所以他也無法左右李定國的決定。
“大明在雲南還有二十萬兵馬,在夔東和金廈還有十幾萬大軍,隻要愛卿指揮得當,驅逐韃虜,指日可待,何談延誤戰機之說啊?”
“德安侯說的是,我等既受天恩,自當以死報國。”王會也古怪道。
永曆也是明白一些事理的人,自己在雲南朝政把著,妃子玩著,要不是李定國他能有這麼好的待遇嗎?
所以將心比心,永曆可是真的覺得李定國不錯啊!
可就是因為王允成投降過孔有德,所以李定國就看不起他。
交水之戰時,沒有站隊朝廷,在李定國看來,就是天大的罪孽。
李定國是自詡為大明忠臣的,這忠臣的對立麵就是奸臣。
二十萬大軍進兵貴州,可不是一件小事情。
永曆看著眼前的這些被降爵奪兵的秦將們勸慰道。
一名名侍從將美酒端在西營眾將的麵前。
隨著李定國的決策下達,在昆明的永曆朝廷開始了緊張的戰前準備。
李定國聞言心中為之一振。
“陛下,臣有罪,臣不該不聽皇命,延誤戰機!”
突然,一道巨響傳來,原本晴朗的天空中,突然降下了一道雷電。
“眾將接旨!”
永曆看著眼前的一幕不由地憂從心來。
“為大明賀!”李定國率先拿起酒杯,舉過了頭頂。
再看看陳邦傅,直接帶兵在西江上抓捕天子。
軍行進止,一以詔敕從事。
“陛下,上天助我不助清,天意不可違,我軍收服貴州,攻取湖廣,直下江南,指日可待!”
有李定國在,在他看來即便不能恢複中原,守住滇黔之地也不是什麼問題。
然而看著滂沱大雨,西營各將的眉頭卻緊鎖。
他喃喃道:“去年大軍征討孫可望之時,昆明原本是陰雲四布,可大軍誓師之時,卻突然由陰轉晴,我軍也因此大勝。”
不止是永曆,整個永曆朝廷都覺得有李定國和二十萬大軍在,自己無憂。
“為大明賀!”白文選等人舉起了酒杯。
而且殺大臣也是安龍的那些人先弄的密詔,孫國主才動的手。
二十萬大軍何其多,李定國以三萬老本蛇吞象,吞掉了孫國主在雲貴的眾多兵馬。
李定國聞言心中一動,他是一個性情中人,很多時候做事隻憑自己的好惡,並不會顧及影響,所以他一旦決定的事情便很難更改。
李定國見狀歎了一口氣,雖然西營人才濟濟,可他現在就是覺得無人可用!
可和永曆之前的經曆相比,這算個什麼事?
“陛下,是臣大意,不聽陛下和百官之言,這才讓韃子盤踞貴州至今。”李定國再次跪倒在地,恭敬行禮。
可等孫國主一走,軍務由李定國接手,政務由南明這幫蟲豸接手。
永曆身邊,一名名大臣拍起來馬屁。
“共飲此杯!”永曆大喝一聲,看著眼前的精兵強將們,血脈噴張,激情膨拜,將酒杯抵近嘴唇。
他一向對自己的道德追求是比較高的,至少在他心裡是這麼認為的。
昆明城中,名將雲集。
“多謝陛下!”李定國跪倒行禮,精神抖擻。
哐當一聲,永曆一個激靈,酒杯從手中墜落,美酒灑落了一地。
隻是現在數月已過,在國家危難之際,天下興亡之時,他現在還是反應了過來。
“好好好!”永曆大喜。
“諸卿,為大明賀,共飲此杯!”
結果又是他們去打頭陣。
片刻間,原本整齊的隊伍四散,眾將士都奔走避雨,讓整個誓師慶典的氣氛為之一變。
“好一個洗兵雨!”永曆帝聞言大喜過望,原本焦慮的心情頓時煙消雲散。
甚至為了表示自己的忠心,他甚至主張:
一切事物俱稱奉天子詔令。
結果大雨延綿,一直下了整整三天才勉強止住。
七月,李定國假節鉞,誓師北伐,統率二十萬大軍,反攻貴州。
帶領這支浩浩蕩蕩的野戰大軍,走上了與六年前完全不同的征戰旅途。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