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局勢依舊不穩定,眼下正是最為混亂的時候。
林江年與許朝歌的遇刺一事,導致人心惶惶,各方勢力全在觀望。其中也不乏有世家警覺懷疑,對薑家和林江年戒備。
但隨著東方觀山和吳越趕到楚江城,以及他們帶來的兩千精銳時,某種意義上,結局已經塵埃落定。
許洪謀反的消息,不出所料的在幾天後,在楚江城內傳來。
一時間,城中動蕩,掀起了滔天巨浪!
雖說許王府有謀反之意的事早已是路人皆知,可真正當這天到來時,依舊讓人驚愕嘩然。
從古至今,謀反永遠都是一個王朝麵臨的最大動蕩。
也是最為刺激的話題!
而眼下,許王府的謀反無疑讓原本就不平靜的楚江城,陷入更大的動蕩和混亂。
對普通百姓而言,身處江南,距離北方戰亂甚遠,大部分人基本上都是處於觀望和吃瓜的狀態。
在震驚之餘後,民間百姓隨即開始興奮猜測討論起朝廷與許王軍究竟誰能贏的話題。
究竟是許王起兵南下擒龍,造反成功奪取天下,還是朝廷雷霆出兵鎮壓,揚王朝威望?
同時三皇子的‘死而複生’也讓不少人驚愕震撼,許洪的‘清君側’之舉,也的確忽悠到了不少人。
明眼人都能看出來,這不過是許王府起兵謀反的借口。但蓋不住有陰謀論者煽風點火,再加上絕大部分百姓沒有獨立思考能力,自然聽風便是雨。
一時間,楚江城內吵的是沸沸揚揚。
相比於民間百姓大多都是吃瓜看戲的狀態,各世家之間的情況就嚴峻多了。
許王謀反的消息剛傳來,無數世家的人都慌了!
相比於民間百姓,各世家的勢力遍布天下,朝廷更是遍布門生。如今許王謀反,這無異於給他們出了一道選擇題。
該站隊了!
究竟是站朝廷,還是站許王?
選擇朝廷,可如今朝廷式微,若許王府謀反成功,到時候他們必定遭到清算。
可要是選擇許王府,那可就成反賊了。成功還好,一旦失敗,幾代人積攢下來的家底,恐怕就得付之一炬。
對絕大部分世家而言,最好的選擇自然是保持中立。
無論朝廷與許王府究竟最後誰贏,他們不需要站隊,隻需要維持原樣。無論誰得了江山,想要坐穩江山,想要維持統治,就不得不與他們江南世家交好。
掌握著王朝經濟以及文人命脈的江南門閥,自然是有這個底氣的!
然而,林江年的出現,卻猶如一根刺紮入他們當中,讓不少人如鯁在喉!
朝廷與許王府開戰,一場大戰不可避免,即將天下大亂。而這個時候,反倒讓人忽略了一點……還有臨王府呢?
這大寧王朝的異姓王,可不隻有許洪!
甚至南邊的那位從能力上來講,更猛!
距離江南更近!
對江南各世家的威脅更大!
即便天下太平,江南世家也都得畏懼幾分。更何況如今許王謀反,朝廷調兵鎮壓,自無暇再分心顧及其他。
若這時臨王府趁虛而入……
尤其是,楚江城內名義上身為江南第一大世家的薑家,跟臨王府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薑家的態度,已讓不少世家忌憚,而更讓他們驚恐的是孫家的態度!
孫家作為江南世家,其勢力不容小覷。這些年來,薑家雖然與孫家聯姻,但兩家背地裡依舊互相明爭暗鬥。
而這次臨王世子遇刺,孫家被臨王世子親衛抄家,林江年的手段,讓不少人忌憚驚恐。
連孫家這樣的龐大世家,都說抓就抓,這如何讓人不畏懼?
更讓人驚恐的是,孫家對此的態度,竟是毫無反抗。
這其中,怎麼都透露著幾分詭異!
孫家哪怕再不濟,也不至於被這般抄家完全毫無反抗之力?
那位臨王世子,難道真已手眼通天?
暗地裡,不少世家試圖想要通過施壓,來逼迫那臨王世子放人。
然而,以往各世家聯合起來給壓力,連朝廷都不得不忌憚的招數,對於這位臨王世子卻毫無用處。
那臨王世子絲毫不懼任何威脅和恐嚇,對於所有外界壓力,全都熟視無睹。
這一刻,各世家的人才發現,他們平日裡引以為傲的人脈勢力。在這位完全不講理的世子殿下麵前,竟然沒了任何用處。
暗中逼迫不成,威逼利誘更不成!
他們能用的手段幾乎都用了,但……依舊沒什麼用!
江南世家的手伸不到臨王府,就完全產生不了半點威脅。就好像是一個滿腹經綸的讀書人,麵對一個野蠻人。一身的本事,完全施展不出來。
而更讓各大世家驚恐的,則是在當許王謀反的消息剛傳到楚江城時,又有消息傳來。
楚江城外,出現了一支神秘勢力!
有傳聞,這支神秘勢力來自臨王府。聽說是南方的那位臨王爺在得知世子遇刺後,憤怒之下,當即派遣臨王軍精銳連夜趕往楚江城,要為世子報仇!
此消息一出,引得世家嘩然,不祥的預感湧上心頭。
什麼為世子報仇?
為世子報仇,需要派這麼多精銳來嗎?
臨王軍的精銳意味著什麼,不言而喻。那林恒重,分明就是趁機出兵的借口罷了。
但偏偏,卻又無法在法理上譴責。
更重要的是,許王謀反了,朝廷忙著平叛。沒人再能限製臨王府。眼下,就算臨王府也跟著起兵謀反,也沒人會覺得奇怪。
而對於江南各世家而言,這無異於是……天塌了!
……
林江年要再去趟京城,這個消息很快在薑府內傳開。
一時間,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對。首當其衝的,便是薑語湘。
在得知林江年又要返回京城時,她第一個站出來反對。
“眼下許王謀反,天下大亂,尤其京城最混亂,你這個時候去京城太危險了!”
薑語湘臉色嚴肅,斷然拒絕:“你不能去。”
現在天下亂成這樣,這臭小子去京城,就不怕意外嗎?
他的身份如此敏感,怎能亂跑?
這次的刺殺教訓難道還不夠嗎?
瞧著小姨神情嚴肅,林江年解釋道:“小姨,沒有你想的那麼嚴重。”
“如今許王謀反,我這個時候去京城反而最安全。越是在這個時候,朝廷越是不敢亂來。”
眼下許洪謀反,最慌的應該是朝中的那幫臣子官員。不管他們當中究竟多少忠於朝廷,或是投了許洪。他們眼下最應該忌憚提防的,就是臨王府。
如此情況下,在北方戰亂沒平定之前,他們不敢對林江年動手。
“胡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