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後的京城,略顯蕭瑟。
或許是北方戰亂的消息不斷傳來,致使民間動蕩不安。往日繁華熱鬨的京城街道上,稍顯冷清。
往日來往商客頻繁的街道和店鋪,門庭冷清。三三兩兩的人湊在一起,低聲議論著什麼。
不時,有行色匆匆的人群快步走過,給這清冷的環境平添了幾分緊迫。
而在與這冷清街道相隔不遠處的一座莊園,卻熱鬨非凡。
莊園內外,有無數侍衛把守。莊園之內正在舉行一場聚會,四季如春的園林內,正聚集著衣著華麗的男男女女,正推杯換盞,言辭激烈,一片繁華熱鬨景象。
莊園的主人,是京中一位極有聲望的世家公子哥。自大半年前三皇子謀反後,京中格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以往京中許多老牌世家受到牽連,不少勢力遭到沉重打擊。但與此同時,當初堅定追隨太子殿下的勢力,也自然水漲船高,開始冒頭。
這莊園背後的主子,便是當朝天子的鐵杆支持。
今日這場聚會,邀請來京中各方京中青年才俊,彙聚朝中官員之子,亦或者是世家子弟。當然,也有不少才子佳人。
在如今北方局勢動蕩之下,京中各方勢力彙聚一堂,算得上是抱團取暖了。
此刻,後院之中,有諸多衣著華麗子弟,以及不少儒生讀書人的聚集在一起,議論紛紛。
“諸位,許洪狼子野心,愧對當年太祖對他許家的恩情,竟起兵謀逆,此乃大逆不道!”
“然如今許賊來勢洶洶,傳聞已占領許州全境,如今大軍南下,對我大寧朝廷虎視眈眈。一旦許賊南下,屆時京城不保,在座諸位都難逃一劫,這可如何是好?”
“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在座諸位應當站出來,共同應對!”
園林內,有讀書人振臂呼喊,義憤填膺,引得旁人同夥鼓掌應和。
他們身為朝廷的讀書人,尚還有幾分風骨,自對謀逆極為敏感。更何況他們當中絕大部分人鬱鬱不得誌,無法入朝廷的眼,方才被世家拉攏。
如今天下大亂,正是他們出頭的大好時機,自是想抓住機會,想要出人頭地。
而除此之外,其餘人也是各懷心思。
“許州真的淪陷了嗎?這才多久?”
“聽說早就淪陷了,許州一直就是許王府的封地,從許家謀反開始,許州幾乎就沒怎麼反抗。”
“那可怎麼辦?許州距離京城可不遠啊,要是真打過來了,我們怎麼辦?”
“放心吧,一時半會兒打不過來。就算真打過來了,跟咱們也沒什麼關係,那是朝廷該擔憂的事情。”
“可是,萬一許家對我們下手呢?”
“嗬,他許家還沒這個膽子。真要敢動咱們,就是跟天下人對著乾。再說了……許家反的是李家的江山天下,跟咱們有什麼關係?”
“也是,這皇帝誰當不是當?”
“……”
人群之中,不乏有如此念頭想法的年輕人。
今日彙聚在此的皆是世家和官員之後,對他們而言,國家大事離的太遠,不過是茶餘飯後的談資。
哪怕如今京中局勢再混亂,他們依舊巍然不動。
這便是身後家族權勢帶給他們的底氣!
自古天下動蕩,絕大部分時候動蕩的永遠都隻是底層百姓。對於世家門閥而言,這天下再怎麼變,依舊還是那個天下。
最壞的結果,也不過是那皇城之中換個主子罷了!
向誰效忠不是效忠?
當然,有這些有恃無恐之輩,自然也有擔憂不安的人。
“可是,我聽說這許家來勢洶洶,手段挺狠辣的。若是朝廷真擋不住,讓那許洪殺過來了,到時候會不會清算咱們?”
“他許洪沒這個膽子!”
“萬一呢?”
有人提出了擔憂和質疑:“前些時日,我已有不少好友聞到風聲,他們已經在南方找好退路。等到時候萬一出了什麼變故,便打算去南方避避風頭,你看我們是不是也該想想後路?”
“嗬,你們就這麼怕嗎?還是說對咱們朝廷沒信心?”
“我等與許家也並無恩怨,就算許家真打過來了,也不至於為難咱們,稍安勿躁了。”
“再者說,許家也不一定有這個本事呢。彆小瞧咱們朝廷,就算許家來勢洶洶,但朝廷也不是吃素的,我對朝廷有信心。”
此番言論,倒是也贏得不少人的認可。
在座幾乎所有的年輕權貴子弟,都是從來沒有接觸過戰爭。甚至絕大部分人從小就生活在溫室裡,討論再多都是紙上談兵。
所謂的謀逆,以及朝廷平叛對他們而言太過於遙遠。
直到,突然有人提起了一件事情。
“對了,那不是還有南方的臨王府嗎?”
在眾人議論紛紛之際,有人突然提起此事。這個話題提起,頓時讓現場沉默了片刻。緊接著,眾人目光齊刷刷落在旁邊亭中一位氣質典雅的女子身上。
這女子名為胡瑤,京城胡家嫡女,胡家在京中也頗有幾分勢力。雖算不上頂尖世家,但在京中拉幫結派之下,倒也不容小覷。
再加上這名為胡瑤的女子平日裡經常在京城露臉,本身氣質不俗,加上容貌姣好,倒也引得不少京中權貴青睞。
此時,她突然提起的這個問題,讓不少人來了興趣。
“對啊,胡姑娘說的沒錯,咱們差點還忘了還有個林家了?這林家可是個大威脅啊?”
“臨王府手握重兵,要是這個時候臨王府有了反意,那可就大事不妙了!”
“沒記錯的話,大半年前那臨王世子還在京城吧?現在已經回臨州去了?”
“要我說,當初陛下就不該讓此子回去。此子在京城肆意妄為,得罪了那麼多人,讓他回去無異於放虎歸山。把他留在京城控製,製衡臨王府才是正道。”
“一個小小的臨王世子還算不上什麼放虎歸山,也得虧是當初小爺我不在京城,才讓他如此肆意妄為。若是小爺在,必定好好教訓他。”說話的,是一位才剛回京不久的紈絝子弟。
他的話,自然也沒幾個人當一回事。
還給你裝上了?
當初臨王世子在京中耀武揚威時,怎麼不見你出來?
“諸位還是說說現在該怎麼辦?”
“這能有什麼辦法?臨王府敢謀反,直接鎮壓唄!”
“問題來了,誰去鎮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