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斷電話後,劉成旭轉頭看向陳統。
“立即通知34軍的突擊師和177裝甲混成旅,利用空襲創造的有利條件,迅速向敵軍陣地推進,進行最後的收尾工作。告訴他們,我們要一鼓作氣,徹底粉碎敵人的抵抗意誌,為最終的勝利奠定堅實的基礎!”
隨著劉成旭的命令下達,總指揮部內的通訊設備開始忙碌起來,一條條指令如同洪流般湧向戰場前線。
34軍的突擊師和177裝甲混成旅的官兵們接到命令後,立刻行動起來。他們駕駛著坦克、裝甲車,攜帶著各種武器裝備,如同鋼鐵洪流一般,向敵軍陣地發起了最後的衝鋒。
此刻的扶桑陣地,猶如被狂風驟雨肆虐後的荒原,一片狼藉,混亂不堪。遠處,天際還殘留著幾縷未散的硝煙,那是遠程打擊與空襲留下的痕跡,它們如同死亡的陰影,籠罩著這片土地。
電子乾擾如同一張無形的網,悄無聲息地切斷了各支部隊之間的通訊聯係。指揮官們焦急地呼喊著,試圖重建聯係,但回應他們的隻有死寂般的沉默。信息的不暢,讓本就混亂的戰場更加雪上加霜,各部隊之間失去了協同作戰的能力,仿佛變成了一盤散沙。
最高指揮官南雲忠一的遇難,更是給了扶桑軍隊致命一擊。他的離去,不僅帶走了指揮的核心,更讓士兵們失去了主心骨,士氣跌落至穀底。曾經堅定的信念與決心,在這一刻仿佛都化為了泡影,取而代之的是無儘的迷茫與恐懼。
相比之下,劉成旭手下的陸軍部隊則顯得勢如破竹,連戰連捷。他們利用扶桑軍隊通訊中斷、指揮失靈的契機,迅速調整戰術,以靈活多變的戰鬥方式,對敵人發起了猛烈的攻勢。坦克的轟鳴、炮彈的呼嘯、士兵的呐喊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首勝利的交響樂。
在戰場上,隨處可見扶桑士兵的潰敗景象。他們有的丟棄武器,四散奔逃;有的則跪在地上,雙手抱頭,眼中滿是絕望與無助。而劉成旭的部隊則如同猛虎下山,勢不可擋,他們乘勝追擊,不斷擴大戰果。
此刻的戰場,已經不再是簡單的軍事對抗,而是一場意誌與信念的較量。劉成旭的部隊憑借著堅定的信念、嚴明的紀律和過硬的素質,正逐步將勝利的天平向己方傾斜。而扶桑軍隊,則在混亂與絕望中掙紮,他們的敗局已定,這場戰鬥,已經注定是一場屬於劉成旭部隊的輝煌勝利。
兩日之後,硝煙逐漸散去,天空恢複了往日的清澈,陽光穿透雲層,灑在這片曆經戰火的土地上。塵埃落定,戰場的輪廓漸漸清晰,處處是勝利的印記。
劉成旭的部隊,以不可阻擋之勢,徹底擊潰了敵軍,殲敵數量超過二十萬。
紀伊半島的旗幟已經更換,昔日屬於扶桑的領土,如今在劉成旭部隊的攻勢下,換上了華國國旗。
而在和歌聯防軍團全軍覆沒的消息傳來後,整個戰局更是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和歌地區的防禦體係瞬間崩塌,敵軍再也無法組織起有效的抵抗。
劉成旭深知,此時正是乘勝追擊、一鼓作氣的最佳時機。他迅速召集各級指揮官,商討下一步的作戰計劃,決心要將勝利的果實進一步擴大,直到徹底拿下整個和歌地區。
隨著命令的下達,劉成旭的部隊如同脫韁的野馬,高歌猛進,勢不可擋。
他們穿越密林、翻越山嶺、渡過河流,沿途之上,敵軍望風而逃,留下的隻有被遺棄的武器與裝備,以及那些被戰火摧毀的廢墟。(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