滅清之鐵血駙馬!
“這種時候,大夥就不必如此多禮了。朕也隻是過來看一看我大明的忠勇之士的。駙馬都已經和朕說過了,你們都是我大明的軍中之精銳,國家之棟梁,萬古不變的忠臣。”崇禎環視一圈,語氣平緩,溫聲安撫道:
“果真是疾風知勁草,路遙知馬力,隻有國家危難之間,才能看到真正的赤膽忠心。等到將來到了南京,朕絕對不會虧待各位,加官進爵,金銀賞賜,一概不會吝惜。”
這次南下,崇禎唯一能依靠的,就是這些兵將了,所以便是貴為皇帝,他也絲毫不敢有任何怠慢,激勵和許諾是必不可少的,至少大餅要先畫好。
而這幾十個軍官,聽了崇禎皇帝的話之後,也備受鼓舞,心潮澎湃。還是那句話,從龍護駕的機會,恐怕這輩子也就這一次了!
隻能說,崇禎皇帝一開金口,單單就是這兩句話,就比周世顯說再多都要管用了。
周世顯駙馬和李邦華欽差大臣的身份還是不夠的,但是崇禎皇帝,隻需要一句話,就足夠了。
而崇禎皇帝既然已經現身,那從四個軍頭麾下抽調精悍士兵組成“武\衛營”的事情,也就用不著再商量了。甚至,還有軍官爭著要去,孫虎,翁大傑兩人更是想要趁機表現。
隻不過,這個時候,周世顯卻是忽然朝著已經龜縮到一邊的劉鑫發難道
“劉將軍,聖上在此,你還要不要帶著軍餉和糧草,在路上偷偷溜走啊?”
劉鑫一聽,心中陡然一緊,馬上就意識到了自己身邊出了周世顯的眼線,兩腿一軟,趕緊跪下,也不敢再隱瞞了,求饒道“駙馬饒命,末將一時鬼迷心竅,再也不敢了。”
劉鑫當然不敢隱瞞,這個時候,崇禎皇帝就在眼前,他若是說錯一句話,便是欺君之罪了,便是因此丟了腦袋,也不冤枉。
而且,身邊都有出現內奸了,就算再狡辯,又有什麼意義呢?
這點道理,劉鑫還是明白了,他現在隻能寄希望護駕南下,正是用人之時,崇禎能夠寬恕他,讓他戴罪立功。
“所以,你才一而再再而三阻撓本駙馬行事,是與不是?”周世顯再度問道。
“聖上,微臣一時糊塗,聖上就饒了微臣吧,微臣再也不敢了。”劉鑫直接朝著崇禎皇帝爬去,一邊爬一邊哭求道。
不過,他還沒爬幾步,就被王朝東給攔了下來。周世顯這個時候怎麼可能讓這麼一個人靠近崇禎?
隻是,讓劉鑫萬萬沒想到,也出乎了所有人的預料的是,原本端坐於上位的崇禎皇帝忽然開口道
“軍中之事,朕早已全交由駙馬定奪,從今以後,諸位將軍見到駙馬,便要如同見到朕一般,不可再輕言冒犯!”
“陛下!”周世顯自然是要先推脫一番的。
“世顯啊,軍中之事朕不如你清楚,此事該如何處理,你親自主持,務必讓人心服口服,不要讓朕失望。”崇禎皇帝又道。
“臣領旨!”周世顯這個時候就不好再推脫了,當即應道。
而這一次,崇禎皇帝的金口一開,也無人再敢喧嘩,回應崇禎皇帝的,隻有這些軍官們齊齊拱手抱拳發出的布料摩擦聲,以及一聲整齊的“喏”。
這話是什麼意思,他們都聽明白了,崇禎皇帝這是要把整個護駕大軍的指揮權,全都交給駙馬周世顯,這得是什麼樣的信任和恩寵啊!
崇禎一朝十七年,大明一朝近三百年,何時有過這樣的先例?
此時此刻,在場的這些軍官也都明白了一個道理——跟著麵前這個深不可測的駙馬,絕對不會有錯。
畢竟,他們不過是京營的小兵小將,不是遼西那些指揮千軍萬馬,見過大世麵的大軍頭,也不是一早便造過反,後來接受了招安的農民軍,崇禎皇帝對他們來說,震懾力十足。
“陛下,罪將劉鑫於國家危難之際,非但不思報國,反而密謀率領麾下兵將伺機脫離護駕大軍,此事一旦發生,必將造成軍心潰散。
所幸,其麾下兵將都是精忠報國,舍身謝君恩之輩,紛紛嚴詞拒絕,才沒有讓此等禍事發生。”
周世顯要處理劉鑫,但是並不想殺太多人,所以必須在給劉鑫定罪的時候,把其他人摘出去,如此一來,便是孤立了這個軍頭。
說著,他又走近一步,厲聲喝道“劉鑫,聖上金口已開,這罪,你認還是不認。”
“陛下,不是這樣的,不是這樣的,他,他,還有他,他們三人那晚也同意了,並非隻有微臣一個。”
劉鑫自知難逃,哭喊著伸出手來指向了身後的麾下軍官,似乎是打算把更多人拉下水,來個法不責眾“還有孔濤,那晚微臣問他,他”
“狗日的,你個王八蛋血口噴人!”孔濤不等劉鑫說完,暴脾氣一上來,便要衝上去揍對方一頓,全然忘記了崇禎皇帝還在這裡。
“大膽,陛下在此,何人敢咆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