滅清之鐵血駙馬!
護駕軍隊在宿遷城內休整了三日,縣城府衙裡安靜平穩的環境和舟船之上搖搖晃晃,護衛兵丁,操船水員交談呼喊的喧嘩環境自然是不一樣的。
崇禎和周皇後都是養尊處優之人,平日裡紫禁城都沒有出過,如今一路南逃,千裡迢迢。雖然說他們也得到了整個船隊最為細致周全的服侍,但難免還是沒有適應,周皇後還因此小病了一場,好在休養了幾日之後已無大礙了。
現如今,進入了南直隸域內,周世顯也不用再掩飾太多了,可以直接進入縣城,利用城中的資源解決自己的問題。
其實,到了這個時候,他們數千人的行動,便是想要掩飾,也根本掩飾不了了。不要說四十裡之外連綿數裡,無比龐大的纖夫隊伍,便是周世顯的這支僅千人的護駕船隊,也十分顯眼。
當然,都已經進入了南直隸,周世顯也不打算再繼續遮遮掩掩的。如果他這邊沒有擺出應有的氣勢,反而令人懷疑。
但周世顯也沒有過於招搖,隻是為了更加方便地獲取大軍所需的補給和醫藥。而且,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宿遷以南,運河難以行船了。
其實,在徐州的時候,周世顯便發現徐州運河段的水位過低,運河的不少河段都露出了淤泥灘塗,往南的情況可能會更差。
而周世顯隨即派人去調查,也很快就找到了運河水位過低的罪魁禍首——地方官府。
原本,京城還在明廷控製之下的時候,為了保持運河的貫通,沿途官府都會派人時時維護各個運河段,以免周邊的農戶偷水灌溉農田,造成運河停航。但隨著北麵不斷傳來各種噩耗,甚至還有順軍將會沿運河而下的消息。
特彆是劉澤清率領山東兵馬南下之後,這些謠言就好像是最終得到了證實一樣,各地官府連忙召集地方鄉紳,動員農戶掘堤引水,灌溉農田。
寄希望於通過毀壞運河來阻止順軍南下。
隻能說,南直隸的這些官員,有一個算一個,都是無能的廢物。
要是順軍這樣就能被阻止,京城還會被攻破嗎?
而這個愚蠢的計劃,最終高興的,便隻有一直飽受運河爭水之苦的沿岸農戶了。
周世顯則因為這個,隻能在宿遷改走陸路,所以他需要派祝茂臻把那些馬車,馬匹都調集起來,以護衛聖駕。
隻要到了淮安城,一切平安,通過那裡的漕運總督,巡撫淮揚路振飛,安然抵達南京就基本上是萬無一失的事情了。
而這幾天的時間,周世顯派去聯絡路振飛的信使也已經返回,但事情並沒有十分順利。
早就已經收到了京城淪陷,帝後已薨消息的路振飛對這兩個信使將信將疑,要求他們派出一個隨駕的大臣,親自來見他。否則,就以賊寇假冒處理。
並不知道李自成散播了假消息的周世顯隻以為對方或是在拖延時間,調集兵馬,或者就是出於某種原因,過於謹慎了。
但他最終和李邦華,倪元璐商量了一番之後,還是決定派出毛遂自薦的倪元璐,他和路振飛雖然不是同一年的考生,但年紀相仿,也見過幾麵,由他去打探情況,自然最是合適不過。
與此同時,隨著周世顯派往南京,鳳陽等地偵察的錦衣衛返回鳳陽,南京城的情況,周世顯也大致了解了。
便是李自成散播的謠言,他也終於得知。
如此一來,局勢就有點微妙了。
萬一有人想要他們變成假的帝後,隻要隨便扣個賊寇的帽子,再殺人滅口,就很容易做到。
而且,南京城的情況和他預料的差不多,史可法原本已經領兵出發,準備北上勤王,但聽到了各種謠言之後,又退了回去,最終除了和南京城內的一眾官員扯皮,什麼實事都沒有做。
至於鳳陽附近的兵馬,近來也有調動的跡象,最關鍵的是,盧九德,對福王一脈忠心耿耿的鳳陽監軍盧九德,周世顯讓錦衣衛特彆打聽的,早已經帶著幾十騎離開了鳳陽,出現在了淮安城中。
而淮安城外,如今也駐紮著劉澤清所部的不少兵馬,是敵是友,還很難說。
“現在那些纖夫表現如何?”
周世顯扭頭看向了剛剛趕回來祝茂臻,問道“有了醫藥之後,疫病的問題應該已經消除了吧?”
“回駙馬的話,這些纖夫本來就都是身強體壯之輩,如今又都吃飽喝足,雖然淋了點雨水,但並無大礙,如今基本上已經恢複了。”
祝茂臻頓了頓,又繼續說道“倒是小孩,有三個體弱的染病死了,還有一個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