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直隸,盧九德可是手眼通天的人物,他的話,這些地方的小官自然不會懷疑,也不敢不信。
但是盧九德沒想到的是,周世顯和他想到一塊去了,他也要去清河,看重也是兩麵臨水,而且有城池作為依托。
相比起四麵受敵,周世顯更希望可以以一麵對敵,然後和薛老二所部,裡應外合,兩麵夾擊,擊敗這夥亂軍。
換言之,若是抱著打不過的心態,一心突圍,清河絕對是最壞的處境。但如果是另外一個方向,清河則是附近最好的地方。
不同的目的和對敵我力量的判斷,使得處於對立麵的兩個軍隊指揮者做出了同樣的選擇。
隻能說,這就是戰爭的奇妙之處了。
車隊繼續行進,周世顯把祝茂臻、王朝東,吳興業,孫虎,翁大傑,還有另外一個京營千總李大喜都召到了身邊,隨即給他們安排了任務。
王朝東率部作為前鋒突擊,一有異變,迅速擊殺他們麵前的王會。
祝茂臻率部和武\衛營右衛護駕,孫虎、翁大傑則和李大喜一起,作為中軍主力緊隨王朝東之後,而吳興業的騎兵負責斷後。
周世顯猜測盧九德的兵馬很快就會從北麵,東麵襲來,以壓縮包圍圈,在追擊中利用優勢兵馬打擊護駕部隊,削弱周世顯的實力,到時候合圍,就能更快結束戰鬥了。
而且清河縣知縣一旦看到兩軍交戰,更加不可能打開城門了。
現在,南麵已經確定是路振飛的巡撫標營,北麵和東麵應該是盧九德和劉澤清的兵馬,而盧九德為了防止薛老二率兵前來會和,必然會親自在北麵留下阻擊部隊。
而事實也大抵如同,吳興業派出的斥候很快就收縮了回來,他們在北麵發現了一支兵馬,人數在一千以上,東麵還有一支規模還要大些的,配合著西麵的運河,在南麵的,所謂“迎駕”的路振飛所部,幾乎是已經牢牢鎖死了聖駕車隊。
不過,他們都和周世顯的車隊保持了一定的距離,似乎是想要等到口袋再紮緊一點,然後再行動。
王會意識到了危險,讓手下人悄悄回頭觀察,發現周世顯麾下的軍隊已經悄悄改變了部署之後,故意和對方拉開了距離。
要知道,路振飛之所以能夠短時間內組織起上萬鄉勇,便是因為有他的協助,而盧九德當初也是看重了他的本事,才把他推薦給了路振飛。
這些人原本都是同一個戰線上的,也都是大明王朝僅有的,兩隻手就能數的過來的做實事的人,如今卻是倒戈相向。
車隊繼續行進,雙方都加快了速度,一路上除了密集的馬蹄聲,道路上揚起的灰塵,一片寂靜。
車隊很快距離清河縣已經不足五裡,而盧九德和馬化豹的人馬也已經逼近到了距離車隊五六裡的距離。
車駕裡麵,崇禎皇帝,周皇後,坤興公主還有幾個大臣,都已經知道了即將爆發戰鬥的消息,也都做好了準備。
一路風雨而來,便是坤興公主臉上都沒了害怕,除了小昭仁死死抱著姐姐,她一聽到槍炮聲,還是會哭鼻子。
王朝東得了周世顯的命令,很快打馬上前,身邊隻跟了三四十人,他和王會保持了一定的距離,但又隱隱有把他們夾在中間的意思。
嗯,以三四十人夾擊王會的五十多騎,是王朝東的風格。
王會也注意到了後麵有一個將領率幾十騎兵追擊而來,他心中十分緊張,倒不是因為有人在背後追殺,而是他知道自己是在劫駕,事情一旦敗露,這可是誅九族的重罪。
而他身邊的士兵並不知情,隻以為自己在引誘順軍,但因為後背暴露在敵人的麵前,一個個都不免麵露驚恐。
就在這樣一觸即發的緊張氣氛中,兩撥人馬又行進了二裡地,此時距離清河縣隻剩下三裡了,而盧九德和馬化豹的軍隊則被他們甩在了六裡以外。
王朝東接到命令,揮鞭猛地一抽,當即打馬上前,他身邊的幾十個騎兵見狀,也趕緊跟上。
王會很快就聽到了後方傳來的馬蹄聲,回頭一看,卻見王朝東已經帶著騎兵迅速趕上,和他的距離迅速拉近到了百步以內。
“快,順賊發現咱們了,回清河布陣!”
王會朝著身邊的士兵大喊一聲,然後胯下用力一夾,坐下的戰馬也隨即加速飛馳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