滅清之鐵血駙馬!
遼西,錦州城。
胡國柱手中拿著多爾袞派人從京城送來的信件,行色匆匆地走進了吳三桂府邸的書房中。
如今天下局勢又麵臨了大變,滿清對南京的進攻受阻之後,北方各地的反抗也開始抬頭。
首先是陝甘的回民起義提前,原本投降清廷的順軍官兵見李過等人在南邊站穩腳跟之後,不等到割辮就紛紛反正南下,進入了夔州等地,北麵的套虜,外藩蒙古也蠢蠢欲動,從滿清的盟友變成了敵人。
畢竟,他們的目的就是劫掠關內,誰入主了關內,誰就是他們的敵人,滿清的局勢可謂是一日不如一日。
不止如此,為了對付南直隸的周世顯和湖廣的左良玉,李過等人,清廷將陝甘的大多數勇將精銳調往了湖廣,南直隸兩地,企圖讓他們作為大戰的先鋒炮灰。
與此同時,西安,南陽,濟南等地,也都駐紮了數千滿洲兵,滿清的防漢之心一點也不敢放鬆。
胡國柱是吳三桂心腹大將胡心水的兒子,和吳三桂的另外一個心腹,夏龍山的兒子夏國相一樣,都是吳三桂的女婿,這兩人在原本曆史上,都是三藩之亂中,吳軍的主將。
當然,兩人的水平如何,又是另一番值得深究的事情。畢竟,除了才華之外,兩人也堪稱是一對“臥龍鳳雛”。
“王爺,京城方麵傳來消息了。”胡國柱將手中的信恭恭敬敬地遞給了吳三桂。
吳三桂麵色平靜,接過信之後旋即拆開,裡麵是三張寫得密密麻麻的信紙,同時也是多爾袞要他帶兵入關的指示。
看過信之後,吳三桂臉色忽明忽暗,胡國柱一時也看不出個好歹來。
隻見吳三桂在屋中轉了一圈,忽然問道“南京那邊,聯係上了嗎?”
和原本曆史上一樣,這個時候的吳三桂還一直和南明朝廷保持著微妙的關係,也正是如此,多爾袞才一直讓他留在了關外,要不是如今迫不得已,也不會召吳三桂入關助戰。
不過,現在的南明朝廷不是原本曆史上的弘光,吳三桂這個大漢奸,民族罪人的聯絡自然沒有什麼效果。
周世顯知道對方並不是真的後悔了,想要反正,不過是想腳踏兩條船,爭取自己的最大利益。這樣的人是不能信,也不能用的。不然,你都不知道他什麼時候就把你賣了。
畢竟,當你在想賣他的時候,他也在想著賣你,稍有不慎,就會釀成無可挽回的大錯。
“人已經派去了,但還沒有回來,現在還不知道聖上那邊是什麼態度。”胡國柱心中一緊,吳三桂這麼問,絕對是清廷那邊有問題了。
“王爺,難道是京城那邊,要咱們去打南京?末將聽說陝甘十幾萬邊軍可都被調空了啊,就剩下幾萬羸弱留守,咱們再走,豈不是整個北邊的大軍,都被調去給韃子當炮灰了?”
經過近兩年的休整,吳三桂已經基本上恢複了山海關大戰之前的實力,麾下能戰之兵馬近三萬,戰馬一萬餘,槍炮裝備都不亞於綠營。也正是因為如此,清廷才會在抽調陝甘精銳南下助戰,兵力不夠的時候,想起了這支兵馬。
清廷固然是對吳三桂產生了疑心的,要不是吳三桂劣跡斑斑,放清軍入關的罪行不比洪承疇,尚可喜等人少,清廷也不會任其壯大。
或者說,在前線戰事不利的狀態下,清廷為了保存自己的實力,避免八旗兵馬被消耗太大,也為了消除關外的不穩定因素,除了用吳三桂這支精銳,也彆無選擇了。
但局勢已然發生了變化,清廷很有可能在接下來的大戰中被明廷一戰擊敗,吳三桂不願意在江南被白白消耗,他必須給自己留條後路。
吳三桂點了點頭,隨即又說道“現在江南還在大明手上,那駙馬又非等閒之輩,若是滿人明年還打不下來,那他們就沒有機會了。這個時候想要咱們去給他當炮灰,多爾袞想得真美啊。”
吳三桂哪裡還能不知道周世顯的事情,他更清楚,一旦整個南方被整合起來,雖然缺少戰馬,但是也絕不會不堪一擊,隨著時間的推移,清廷很有可能頂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