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柯西金的話音落下後,李毅安就拋出了一個頗有吸引力的優惠條件:
“如果蘇聯能以10億美元引進SEA的汽車製造工廠,除了向貴國轉讓一座年產量不少於100萬輛的大型現代化汽車工廠以及先進的汽車技術之外,我們還可以準備使用加拿大的施工技術免費為蘇聯修建一條從莫斯科到彼得格勒的乾線公路。”
之所以會提出這個建議,是因為加拿大的氣候與蘇聯相似,而SEA的建築企業則在加拿大、挪威、瑞典承接了道路工程,對凍土的研究也算是非常深入的,而且得到了業界的認可。
“並且,我們還會向你們轉讓凍土公路的築建技術。”
果然,柯西金心動了,蘇聯確實需要修建凍土公路的技術,這方麵的技術蘇聯同樣也落後於西方,哪怕是蘇聯擁有全世界最大的凍土帶。
所以,在聽到這個條件後,柯西金立刻意識到這是一個獲得西方凍土公路修建技術的機會,而且現在隨著蘇聯的汽車工業發展以及汽車的普及,道路問題肯定是需要解決的,在這種情況下,凍土公路技術也就成了剛需。
SEA……他們在基礎建設上,還是非常有一套的,要不然也不會獲得瑞典、挪威以及加拿大等國的公路訂單。
不過,雖然如此,柯西金並沒有立即答應下來,而隻是說他會向主席團報告,就這樣李毅安的參觀繼續。
兩天後,在李毅安返回莫斯科之後,他接到了一個電話。
“李!聽說你要來看我!”
電話是赫魯曉夫打來的,電話裡的聲音顯得非常高興。
李毅安回答道:
“是的,我的朋友,我說過,我們會再次見麵的。”
“是的,我們一定會再次見麵的,”
然後他說道:
“所以,他們給了我你的號碼,我的朋友,我期待著與你的見麵。”
“我也是!”
就這樣,次日上午,在蘇聯官方的指引下,李毅安一行人乘車前往莫斯科郊外,到了赫魯曉夫的住所。
雖然房子比不上原本的領導人彆墅,但環境也還算不錯,似乎是舊時代某位貴族的郊區彆墅。
車隊在彆墅外剛一停下,李毅安就看到了熟悉的人。
“李!”
“尼基塔!”
兩個人擁抱在一起的時候,赫魯曉夫在他的身邊說道:
“我的朋友,我真的很難想象他居然允許你來見我。”
“我說,這是我來這裡的主要目的,為了能夠和我的朋友見上一麵。”
“哈哈……”
赫魯曉夫笑了起來,他說道:
“李,你知道嗎?這麼多年我一直懷念著你做的燒烤,我特意讓人買了肉,弄來了烤爐,你今天一定要做給我吃。”
說話的時候,他甚至還故意眨了眨眼,顯然是怕李毅安並不了解情況。
“當然!”
李毅安知道,赫魯曉夫退休後的生活一直被監視著,他的彆墅裡到處都是竊聽器,彆墅裡的那些警衛跟服務人員,也就是KGB安排的新人。
勃列日涅夫在赫魯曉夫周圍安排些眼線,他嘴上說的是“為了安全”,但赫魯曉夫心裡跟明鏡似的,知道他的真實目的。
就是為了監視。
所以,相比於彆墅內,在院子裡更安全一些,雖然有警衛,可是李毅安的警衛會保證他們會在一定的範圍之外,從而確保他們兩個人可以自由的交談。
很快,在院子裡,李毅安化身成為了廚師,而赫魯曉夫也是如此,他負責切肉,而李毅安則在一旁指導著,如果切的不對,他也會說讓他不要浪費食材,換來的則是赫魯曉夫的一陣哈哈大笑。
所有的一切,都和老朋友相見沒有什麼兩樣。
他們一邊在那裡烤著肉,一邊聊著天一邊哈哈大笑,久彆重逢的朋友就這樣一邊吃著烤肉,擼著串,一邊喝著酒。
在所有人看來,這僅僅隻是久彆重逢的朋友在那裡聊天而已。
不過在聊天的時候,看似吃著肉的李毅安壓低聲音對赫魯曉夫說道。
“尼基塔,如果你願意的話,我可以幫助你和家人離開這裡,讓你前往任何你想去的地方。”
這是他現在唯一能做的事情了,當然也是發自肺腑的。
“你知道的,我願意這麼做。”
喝了一口伏特加,赫魯曉夫看著麵前的朋友說道。
“我知道,我知道。”
然後他笑著說道。
“雖然我一次次的哭過。我不知道為什麼他們會這麼做,可這並不意味著我會離開這裡。”
赫魯曉夫就咬了一口肉,然後繼續說道。
“我是俄羅斯人,我會一直留在這裡,我的朋友,我不是斯韋特蘭娜。”
斯韋特蘭娜是鋼鐵的女兒,去年她利用把印度裔丈夫的骨灰送回印度的機會,逃入了美國大使館尋求庇護。美國人當然不會放過這樣的機會,他們選擇了接受。
就這樣,曾經的“公主”義無反顧地離開了蘇聯。
“好吧!”
默默的點了點頭,李毅安說道:
“其實一開始我就知道你一定會拒絕的,我知道你會怎麼選擇。”
“但是你仍然還是開口了。”
赫魯曉夫笑著說道。
“其實我也知道你一定會這麼說的。”
“因為我們是朋友。”
“是啊,因為我們是朋友。”
克魯小夫點了點頭,然後他把目光投向了遠處,似乎想到了他在克裡姆林宮的那些朋友們。
就這樣他沉思了一會兒,然後看著李毅安說道。
“但是,我希望你能夠幫我一個忙。”
隨後他又小心翼翼的看了看周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