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天,對於sEA來說,是極其特殊的一天。
在過去的幾天之中,所有的新聞都是這次劫機事件。
所有人都在為被劫持的同胞們的安危祈禱!
人們祈禱著他們平安歸來,在人們的祈禱聲中,他們看到了航空母艦上起飛的飛機,看到了從紅海發射的戰斧導彈,看到了H1轟炸機群實施的地毯式轟炸。
在那幾天裡,電視節目裡充斥著的畫麵,是不惜一切代價!
他們不是代價——那些遭受轟炸的人才是代價,那些人為他們的暴行付出了代價。
最終,在這樣的極限施壓下,他們贏了!
在被挾持的家人們平安歸來的時候,所有人都在為之歡呼著,他們在那裡慶祝著。
我們是sEA人!
我們是一家人!
在這一刻,所有人都有這種精神上的共鳴。
事實上,在過去的20多年裡,李毅安一直在精心的構建著“sEA的認同感”,因為這是一個移民國家,不僅有唐裔,德裔,韓裔,日裔,還有法裔,意大利裔,當然還有英裔。
來自異國他鄉的人們如何認同這片土地?
如何融入這裡,並且認同這個國家,就成為必須要解決的一件事兒。
否則,他們隻會把自己當做客人,而不是sEA的一員。
這個時候,李毅安想到了一句話,這句話叫作——戰爭是增加民族性格的最佳手段。
所以,在實力還不雄厚的時候,李毅安就發動了對暹羅的戰爭,消滅共和政權,幫助暹羅王室複辟。
隨著戰爭的勝利,民眾也開始轉向了,在獲勝的同時,過去諸多迷茫的sEA人終於對sEA產生了認同,並支持自己國家的帝國主義行為。
接下來是什麼?
當然就是大書特書的宣傳了。
打贏一場戰爭就必須大書特書——這是為了凝聚共同的榮譽,是為了凝聚共同的集體認同。
贏!
這個字是人類、家庭、民族、國家最基本的心理需求之一,不是說你發展得有多好國民就自然而然自信起來了,你不搞贏學,最後還是沒有自信,依然還是崇洋媚外。
戰爭是塑造民族性格的最佳手段,因為他所帶來的是——贏。
而贏,就是自信!
就是一種發自內心的自信!
在過去的20年裡,從暹羅到蘇伊士,從伊拉克到雅加達,再到現在的“一月風暴”。
一次又一次勝利。
一次又一次的贏。
在很大程度上來說,這一切刺激著人們的內心對榮譽的渴望。同樣也滿足了人們的心理需求,也讓人們在精神上對這片土地這個國家產生了強烈的認同,因為,勝利所帶來的榮譽。
而現在,為了接回那些被恐怖分子綁架的同胞們,sEA不計代價的做法,滿足了幾乎所有人的想象,也讓他們對這個國家產生了高度認同。
“我們是一家人!”
接下來的幾天之中,在sEA,幾乎所有的電視節目,所有的報紙上都會出現這句話。
對於此人們是認同的,電視節目中,新聞主播們把那些第一代開拓者們邀請到主播室。
在電視中那些開拓者們回憶著他們在熱帶雨林中披荊斬棘,開創這片土地的艱辛。
人們在那裡回憶的過去,實際上同樣也是贏。
因為,他們在一片蠻荒之中創造了這片繁華,並且在很短的時間裡締造了“赤道奇跡”。
“赤道奇跡”,本身就是值得大書特書的一個贏。
可以說,在某種程度上來說,sEA簡直就是贏麻了,一直在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
所以當那些開拓者們在電視播間裡用一種充滿驕傲的語氣說道。
“……我們真的願意為彼此做出一切,因為我們真的是一家人。”
“我們來到這片土地上沒有親人,沒有朋友,隻有身邊的人們,他們就是我們的家人,所以我們才願意為彼此付出一切。”
當如此動情的話語通過電視直播傳遍整個國家的時候,人們認同了這個觀點。
我們是一家人!
也正是在這一天,也正是在這場危機之後,所有人都認同了這裡,認同了這一觀點。
因為他們相信——無論在任何時候,sEA都不會拋棄他們,他們都是一家人!
家人又怎麼可能會拋棄家人呢?
也就是在這一天,sEA贏學達到了他的巔峰時刻。
並不在於他擊敗了什麼強大的國家,而在於他向全世界進行了實力展示——我們真的會為自己人不惜一切代價。
這種被重視的感覺,這種勝利的感覺,當兩者混合在一起的時候,就像多巴胺一樣刺激的人們如癡如醉!
也讓所有人真真正正的,發自內心深處的認同了這裡。
他們也發自內心的,為自己身為SEA人而驕傲。
……
在通過海關的時候,王永新遞出了他的護照,海關關員在接過護照時,隻看到護照,表情就發生了些許變化,抬頭的同時,笑成月牙的眸子迸發出的卻是異樣的神采。
“先生您是SEA人。”
王永新點頭答道:
“是的,我是SEA人。”
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他現在已經受夠了這個問題。自從一月風暴之後,人們總是會用一種充滿好奇的語氣向他提出這樣的問題。
好像一夜之間sea人就變得不一樣了,哪怕是在大學校園之中,他也能夠感受到同學們看著他的目光所發生的變化。
那種目光是非常複雜的,有的同學甚至會當著麵問他“你的國家真的會為了你們一個人殺死幾百人是嗎?”。
麵對這樣的問題,他甚至不知道該如何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