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通過不斷的投資,現在永安的金融界不僅掌握著大量的油田,礦山,且還在世界各地投資著大量的優質資產。
三星就是其中之一,雖然並不起眼,但是,他確實是韓國最大的財團。而考慮到他在未來的發展,李毅安對其卻是非常上心的。畢竟,在另一個世界,三星是大名鼎鼎的,在世界最大500家大企業中,三星集團排名第14位,年收入超過1000億美元,包括24個大公司,是韓國最成功的企業。
而更為重要的是,三星在新世紀於高新產業上的成就,也是有目共睹的,可以說是唯一一家“傳統企業”卻在電子產業中全麵發力,且取得成功,並把企業推高到前所未有高度的企業了。
“居然有人在三星發動了一場政變。”
這場“政變”指的是李秉喆被奪權,而作為三星集團創始人的李秉喆,被人稱作“創業鬼才”,其經營哲學對商業界有重大影響。可以說,正是他奠定了三星的成功。
而現在,居然被人奪權,這就有些出人意料了。
這甚至出現在外務部的報告之中,由此可見事件的影響力。
其實,這也充分顯現了三星在韓國經濟中的影響力。
在半島戰爭即將結束時,李秉喆設計建造了韓國第一家大型製糖企業,為韓國食糖生產國產化立下了頭功。後以此為基礎,他又創立了第一家毛織廠,並很快將其發展為具有國際水平的企業,產品成功“登陸”到了毛織品王國——英國。
60年代,韓國經濟開始高速發展,國內百廢待興,建築業最為熱門,他又成立三星物產,三星物產不僅在韓國的建設中獲得了豐厚的利潤,而且在韓國出兵越南後,三星靠著韓國派出軍隊到越南助戰的“血稅”,三星物產承接美軍訂單,與SEA建設公司合作,參與公路、港口以及機場等基礎設施的建設,獲得技術支持以及現代化管理經驗,讓三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發展,一躍成為韓國第一大會社。
在越南獲利豐厚收益的同時,三星並沒有放棄對國內市場的打造,當時韓國正在全力發展農業,但最缺少的就是化肥,全麵依賴著國外進口,看到這種情況的李秉哲又決定插手肥料工業,籌建肥料廠。
這一次他碰到了好時光,樸正雄上台,搞“重化工業化”,直接給財閥低息貸款、減稅、出口補貼。三星靠這些政策,進了工業領域,站穩了腳。
通過從SEA引進技術,創造了世界上規模最大、設施最新、工期最短三項紀錄的“韓國肥料”。此後,“韓國肥料”不僅滿足了國內市場的需求,甚至還實現了對越南等國的化肥出口,取得了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與此同時,三星人壽、三星重工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發展。作為韓國最大的財團,現在三星的影響力,甚至遠超過未來,畢竟,現在韓國的經濟更落後,而三星是韓國最大的老板,直雇10多萬人,間接帶動的就業得有上百萬。
進三星工作是很多韓國人的夢,工資高、福利好,地位也高。漢城大學畢業的精英,好多都奔著三星去。
當然,他們更希望來SEA,但是在國內的話,他們首選的肯定是三星。
而現在呢?
三星高層卻發生了政變——李秉喆被奪權了!
而發動這場政變的並不僅僅隻是鄭歸魯,背後還有SEA的金融資本。
這才是三星出現在這份報告中的根本原因。不僅僅是因為三星在韓國經濟上的影響力,重要的是這次“政變”是sEA金融資本的一次吞噬行動。
他們不過隻是利用了因為美軍撤軍風波導致的韓國經濟上的動蕩,趁機完成了股權變更。
“婆羅洲銀行、興業銀行、全民年金……”
看著三星股權構成,李毅安的眉頭緊蹙,
在韓國的金融風波發生之前,李秉喆是新的大股東,但是伴隨著幾名小股東先後出售他們的股份。
李秉喆雖然還是大股東,但是鄭歸魯卻獲得了sEA金融資本界的支持。
在鄭歸魯得到了金融資本界的支持後,作為創始人的李秉喆反而失去了對三星的控製權。
“會不會太早了一點。”
這種知道不過隻是正常的商業行為,但是三星在韓國的影響力實在太大了。
這次金融資本的突然發威,會不會引起韓國財團的警惕呢。
但是李毅安轉念一想,心道:
“好吧,即便是警惕又怎麼樣?總之是離不開這裡的。哪怕就是李秉喆,同樣也離不開這裡,沒準,他還可以進行二次創業,到時候肯定還是需要這邊提供投資的。”
其實,這就是金融資本最強大的地方,哪怕他把你的肉吞掉了,最終你還是離不開他。
在心裡打定主意要幫李秉喆那個經營鬼才進行二次創業的同時,李毅安翻看著三星集團新一代會長的資料。
比於他的唐人身份以及曾經在sEA的留學經曆,李毅安更關心的是三星。
“鄭歸魯……三星……三星會在他的手裡走向什麼地步?”
在心中充斥著這種疑問的時候當然還有一種渴望就是渴望著三星能走的更遠。
其實,之所以會有這種念頭是非常簡單的,一方麵如果說三星能夠發展的更好的話,那麼在未來三星對於韓國的經濟掌控也將遠遠超過另一個世界。
在這種情況下,三星對於韓國的影響力勢必也會加大。而這一個三星並不是韓國的,而是sEA的,哪怕隻是拿著sEA護照的人掌握著這所有的一切。
但是掌握就是掌握。
隻要能夠在自己的控製之下就好。
“希望你能走的更遠吧。”
在這一瞬間李毅安的祝福是發自內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