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奮鬥史!
公元1612年,萬曆四十年,陰天。
當正在錦衣衛衙門裡辦公的小張知道了消息的時候,北京城的雨比之之前下的更加的凶猛。
朱明派出傳話的侍衛還沒有多說,小張便已經是急匆匆的給自己身上披上了一件雨衣,便衝出了錦衣衛衙門,翻身便上到了一匹馬背上。
兩匹高頭大馬一瞬間的便衝出到外麵的主街道上,索性的是這樣的天氣裡外麵是少有行人的,不然就隻是這麼一下子便可能已經是有數十人被撞飛在地上。
小張將自己身下的馬速趕到最快,眨眼間的便能夠衝出很長一段距離,甚至於從遠處看過去在小張的身後拖出了長長的一道雨線。
沒有人比小張更清楚自己的地位和處境是什麼樣子的,在現在的這座城市裡麵,朱明是不可能無緣無故主動找自己的,也不會在這樣的天氣裡特意派出家中的侍衛過來召喚的。小張不知道究竟是有什麼事情發生,但是卻知道自己應該用最快的時間趕到。
事實證明,這一次的判斷小張並沒有做錯。
一到巷子裡麵,小張幾個健步便已經是跨進了院子裡麵。兩下子,就出現在了正堂裡的朱明麵前。
朱明緩緩地抬起頭看了一眼,隻見這時候小張渾身正似是源源不斷的向著地上留下雨水來,一旁自有下人小心的走到他身邊將身上的雨衣褪下,然後便又小心的退守到一旁去。
“大人……”
小張剛剛開口準備說話,便立馬被朱明止住。吩咐了下人弄些薑湯過來後,便指著下方靠近自己的位置示意小張暫時先坐下來。
做完這一切,朱明便開始稍微的整理一下自己的思緒,將要說的話在自己的腦海裡麵重新過濾一遍。
“派出一些熟悉的人盯著欽天監。”這時候,下人已經是端上一碗薑湯放在了小張麵前,朱明支走些人後便開口直接說道“隻能是你信得過的人。”
薑湯其實並不那麼好喝,對於很多人來說味道其實都是怪怪的。小張沒有任何反應的一口氣將碗裡的薑湯喝完,隻是聽完朱明說的話後,眉頭卻還是明顯的微微一皺。
隻是,小張沒有說話,隻是輕輕的點點頭。
朱明自然是淡淡的笑了起來,這樣的表現便表示他已經是記下來並且一定會做到的了。
“有些人我不方便出麵,至少……現在是這樣的。”朱明平緩的說著,中間稍微遲疑一下,思量之後才重新開口說道“等下有份名單給你,同時會有一份指令需要你送給那些人。”
“是。”小張沒有多餘的反應,便隻是安靜的應是。
對於小張來說,這樣的問題不需要自己去思考的。大人物之間所要做的事情,不是被攻擊便是攻擊。在政治上,同樣是這樣的道理。表麵上和平的北京城,這每一天背地裡還不知道究竟會有多少不可告人的事情正在發生著的。
許多人的生命便是在這樣的場景下永遠的離開這個世界,小張唯一聰明的地方便是清楚的知道自己現在的地位究竟是怎麼得來的,也知道自己究竟能夠擁有哪些東西。然而,大多數的人是不可能知道這一點的,於是真正能夠存活下去的人便永遠都隻是少數。
朱明很滿意小張的反應和回答,自己所要求的便也就隻有這麼多。
“錦衣衛指揮使的位置一直空著的,雖然上麵有個都督在。”朱明小聲的說了一句“朝廷會將一些空缺的職位給填上的……”
“大人,這兩日朝廷裡也沒有消停下去。文官們……”此時的小張雙眼緊盯朱明,同樣小聲的說著“這場爭鬥還沒有結束,那些大人們正在準備著什麼事情,最近錦衣衛這邊隻能發現這些情況。”
利益在很多時候都是會成為像雪球一樣的存在,從高山上一直滾下來,然後越來越大直到最後將所有的一切都包括在裡麵。權利帶給人們的不光光是表麵上的榮耀已經暗地裡的收獲,更多的是一整個集體會已經權利逐漸的壯大,長久下去便自然而然的成為一個良性的循環體係。
朱明輕輕的端起手邊的茶杯,目送著小張重新穿上雨衣消失在自家的院子裡麵。臉上不由的露出一絲笑容來,剛準備喝一口茶的時候才發生茶杯中已經是沒有一滴茶水了。
旁邊的侍女低聲一笑,卻也是恭敬的走了過來給自家老爺填滿茶水。
小張的離去沒有多少人知道,在這個雨天裡麵小張的身影更是沒有一個人是知道的。錦衣衛想要在自己的大本營裡麵做些事情,必然是極其簡單的事情。
“來人,準備去懷遠侯府。”將茶杯中重新填滿的茶水一口喝完,朱明製止了侍女還要繼續填滿茶杯的舉動,便向著一側喊了一聲。
一入侯門深似海。
雖然這句話形容的是有些不好的事情,也不適合用在此時的朱明身上。但是,表麵上的意思卻十分的適合此時的朱明。
懷遠侯府作為曾經的鄂國公府,即使是在北京城這樣寸土寸金的地方占地麵積也是一個能夠令人恐怖的數字。
隨著侯府下人的指引,朱明這時候倒是閒的十分的閒情逸致,身後一名侯府小廝努力的將手中的雨傘向著這位少年頭頂上移動,自家的侯爺早就吩咐過這人是自家很好的客人。
即使是遠處北地,在北京城這樣典型的北方風格的城市裡麵。懷遠侯府更多的卻是南方煙雨下的建築氣質,除了官府規定的建築樣式,更多的便是一種小巧和典雅。亭台樓閣,小橋流水,遠處花園在雨水的衝刷下卻顯得格外的碧綠,三三兩兩間點綴著一些這時節盛開的花朵,便越發的令人覺得這樣的宅院才是適合住人的。
這座宅院現在的主人叫做常延齡,現如今朝廷上五軍都督府的左都督。
帝國的朝廷,似乎總是那些文官們局坐在衙門裡,完全的一副居廟堂之高的感覺。而帝國的將軍們,卻似乎並不在乎那些成文的規章製度,很多人都不會很傻的跑到自己的衙門裡麵乾巴巴的坐上一整天,這些人更願意躲在自家的後院裡麵,為一個家族的繁榮強大做出一定意義上的貢獻。
常延齡同樣不能列外,在朱明的認識裡麵這是一個很典型的帝國勳貴。他沒有開過勳貴們那種敢於拚搏的精神,卻也能夠站在戰場上吼上兩嗓子,也能夠在北京城最有名的煙花之地帶上一整個月份也不會出現在彆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