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
外貿貨嘛,就是要給人看,給人用的。這坦克已經賣了不少。泰國、尼日利亞、巴基斯坦都裝備了。它不是啥絕密裝備,完全可以開放給人看。
‘北方工業’派了專人負責保障這批裝備的使用。有美媒來采訪,他們專門挑了輛備用車給記者到炮塔內拍。
當美媒記者坐進炮長的位置,驚訝的衝著鏡頭喊道“這輛中國坦克居然有完全數字化的‘獵殲’火控係統,炮長和車長是分開的。
這一點也不比‘艾布拉姆斯’差。
它還用了自動裝彈機,三個人就可以駕馭這輛坦克。看看眼前的屏幕,我不敢想這是中國坦克,是他們自己生產的。
更不敢想的是這是中國的出口產品,他們的軍工企業願意向世界任何國家出售這種重型裝備,不附帶任何政治條件。”
一幫美媒記者在幾部裝甲車輛間鑽來鑽去,他們不停詢問陪同的軍官和‘北方工業’維護人員,仿佛發現了巨大的謎題。
“這真是中國自己設計的?”
“俄羅斯有沒有幫助你們?”
“你們怎麼能造出這玩意的?”
“這坦克上有西方技術和部件嗎?”
記者們拍了大半天,全都以‘見了鬼’的姿態進行報道。看報道的美國民眾也難以接受,各種各樣的詆毀和猜測在網絡上爆發式的傳播。
但無論如何,展示非常成功。
合成營的幾百號官兵沒有在洛杉磯待多久。他們儘可能用自己的能力運載戰車前往歐文堡,連後勤都想辦法自己解決,以便貼近實戰。
在官兵們看來,在啟程出發的那一刻,對抗性演練就算開始了。當他們長途跋涉抵達歐文堡,總算見到了自己的對手。
美軍第177裝甲旅第11裝甲騎兵團。
早年間,歐文堡的假想敵部隊學的是毛子,綽號都叫‘第32近衛摩步團’。這支部隊從外觀到作戰完全模擬蘇軍摩步團的全部特征。
穿蘇軍軍服,操蘇製武器,駕駛蘇式車輛,按照蘇軍的作戰思想和戰略戰術進行訓練,甚至按蘇軍起床號作息,吃蘇聯夥食,等等。
現在好了,歐文堡的假想敵部隊轉而學中國軍隊,用中國裝備。而跨洋而來的中方合成營則一直在學美軍。
雙方帶隊軍官見麵倒是笑哈哈,握手表示歡迎,送點小禮物以示和平友好,讓媒體拍個照表示大家‘友誼第一,比賽第二’。
呸才不是呢!
雙方見麵,火星都快冒出來了。
中方遠道而來,歐文堡的美軍帶著一萬分的好奇參觀對手的裝備。
他們原以為船運到岸後會借用美國的鐵路來運裝備,但硬是從實戰角度自帶了重型拖車。
整個合成營不但帶了拖車,被強化的工兵排肩負後勤工作,連油料飲水補給啥的通通自帶。一路上吃喝拉撒儘可能不用美軍幫忙。
真正的強軍並不是從戰鬥表現出來的,因為戰鬥不會天天有。軍隊強不強其實就看遠距離行軍。
美國佬真正強的是它能全球部屬,全球到達,能在阿富汗這種世界島腹心長期維持數萬軍隊長期作戰。
從運抵歐文堡的裝備妥善率和官兵精神麵貌來說,美國佬就覺著自己遇到了強敵。一個個昂著頭的中國士兵對他們完全沒得怕。
相比之下,日本首相碰到美國國防部長都的鞠躬低頭,十足奴才像。
“裝備還不錯。”
歐文堡的美軍還是足夠傲氣,他們參觀了整個合成營後,倒沒看到什麼打破自己想象的武器。畢竟他們研究對手也不是一天兩天,該知道的早知道了。
接下來美軍也帶‘上門砸場子的客人’看看自家裝備,一水的‘艾布拉姆斯’‘布萊德雷’‘帕拉丁’‘阿帕奇’。
官兵對地麵裝備隻覺著還行,自己也不差,但對歐文堡基地成排的停放的‘阿帕奇’重型武直是真有些眼熱。
與之相比,‘武直十’隻能算中型,機載設備和載彈量有不小差距。
老美還是壕,旅級戰鬥隊就有配屬的大量直升機。他們不僅僅有武直,還有大量通用直升機進行空中機動。
真打起來,美軍‘空中突擊’的戰術還是很難防禦的。陸軍必須依靠上級的加強才能與之對抗。
“乾他娘的,這麼多直升機擺出來,美國佬在朝我們示威呢。”合成營的官兵心裡冒火,“這次對抗必然高強度,得殺紅眼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