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青峰的時空戒指是一級,限製他的勢力頂多就三個被選者。所以三人都把追隨者招滿——從哪裡招募?當然是蕭金浪去想辦法了。
要發展半導體產業,老蕭舉手讚同。他立馬把國內相關產業精英拉出來,列了個名單,挨個去拉人入夥。
除了孫洛基和伊蘭,總共二十八個追隨者名額,分給技術的隻有八人,另外二十人是懂技術的管理人員。
產業要發展,管理往往比技術還重要。
懂技術隻是個人,管理麵對一個群體,可以發揮出規模效應。簡單講——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華為為什麼能成為世界超一流企業,就是管理做的好。管理好,技術自然就會進步。可國內好的管理者其實比技術領軍人物更缺。
當然,技術也很重要。目前追隨者中就有八個技術方麵的‘大牛’。他們知道技術發展的路線,這就事半功倍,省事多了。
比如光刻機中關鍵的‘浸潤式’技術要在2002年由台灣的林本堅提出技術構想,2007年才有asl生產出產品。
‘聖光’完全可以在2000就開始著手,技術路線對追隨者中的‘大牛’來說都是成熟的,193納米光刻路線可以提前十幾年在中國出現。
這才是真的彎道超車。
同樣的事不僅僅將發生在半導體行業,也將發生在其他方麵。蕭金浪的追隨者中甚至有專門搞黨政的,可以想象他要乾什麼。
前次去‘2016’世界,周青峰累死累活挑了一億美元現金充當‘第一桶金’。事後想想自己太蠢,應該把科技資料帶上。
這次來‘2000’世界,時間跨度長達二十年。周大爺總算學聰明了。他憑借蠻力挑了一大堆存儲磁帶來,數據量達到b級彆。
穿越後,‘聖光’團隊出現在香港。
周青峰特意帶隊來港灣邊看看,“我希望有天給這海灣改個名,叫富貴灣也比什麼維多利亞強啊。”
話語聽來狂妄又好笑,但團隊眾人確認自己真的穿越後,雖然強自鎮定卻又萬分激動。‘富貴灣’聽著是俗了點,確實比個洋名強多了。
“大家也要冷靜。”老蕭專門負責‘踩刹車’的,沉聲道“我們現在是前途遠大,但道路曲折。彆忘了我們還有四家對手,他們也會發起競爭的。
我們要做的就是穩紮穩打,按計劃來。先以香港做落腳點,逐步輻射大陸,讓國家發展的更快更好些。”
選香港落腳是眾人商議的結果,雖然周青峰不喜歡這裡,但也沒有辦法。這不比他執拗要把半導體產業放在贛州,因為‘聖光’還有很大資產在金融方麵。
在‘2016’世界,周青峰借助疫情和權勢,硬是拉了一大批美國權貴和財團入股搞了個‘聖光基金’。
這個基金從百億美元起家,後期操控的資產都快接近萬億美元。它不但關聯了中美兩國的商貿,還利用股市彙市投機,吞並了天量的資產。
回到主時空進行融合後,‘聖光集團’還在,‘聖光基金’也還在,其資產光是比特幣的增值就漲了十幾倍。
再到‘2000’的世界,‘種田’技能把周青峰擁有的全部資產都‘隨身攜帶’。目前‘聖光基金’打折再打折,依舊有一百五十多億美元。
要知道中國大陸2000年的外彙儲備才一千六百多億美元。‘聖光集團’對目前的國內來說是個巨無霸。
如此規模的基金隻能放在香港才能運轉,放在贛州隻能浪費資金。
“好啦,‘聖光集團’已經在這個世界落腳,你們都有各自的身份和工作,按計劃各就各位吧。伊蘭作為我的全權代表,負責具體管理和經營。”
周青峰又準備當甩手掌櫃。
秦清連忙問道“喂,你是我們的頭,還想亂跑不成?這裡又不是美國。”
“讓我天天坐辦公室,我會死的。”周青峰不停搖頭,“我又沒啥管理才能,讓我管理你們,隻會鬨的天下大亂。”
“你也不能到處跑啊!”
“不,你還不是我老婆,休想管我。”
周青峰說走是真的走,徑直把同伴和追隨者丟在,一個人大步離開。
秦清氣急,追上幾步問道“你要去乾嗎?”
“我要去摘根黃瓜吃。”周青峰說來咬牙切齒,“那根不要臉的爛黃瓜,他現在就該死了。”
秦清更急。可老蕭卻攔住她,搖搖頭道“隨周青峰去吧。你管不住他的。”
“他這是要去殺殺”秦清左顧右看,生怕周圍有人在聽,口中那個名字始終沒說出。
老蕭倒是看得開,一攤手道“那小子說的沒錯,他就是來搗亂的。香港需要打破舊格局,才能建立新天地。
這件事二十多年後才做實在太晚了,現在做未嘗不可。那個自稱‘超人’的老家夥實乃香港一害,早點除掉對中央也好,對香港本地居民也好,都有益處。”
秦清還是年輕,拘泥於方式方法的正當性。可老蕭話裡話外的意思無非是隻有死了得‘黃瓜’才是好‘黃瓜’,管他怎麼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