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中亞幾個‘斯坦’都算內陸國,非常封閉。正因為封閉,它們非常需要跟外界保持商貿往來。
俄羅斯是中亞傳統的最大貿易夥伴。但中國的普通工業商品物美價廉,在貿易占比中越來越大。
南疆鐵路從內陸運來大量汽車和配件,家用電器,橡膠和塑料製品,服裝紡織品。貨物到喀什裝卸後還要用卡車開兩百多公裡才能進入塔吉克斯坦。
這些貨物往往跨越整個中國運到邊疆,價格比在內地貴幾倍甚至十幾倍,但在中亞照樣受歡迎,且無可替代。
卡車返程時又運走些牛羊肉以及羊絨之類的農牧產品,稍微彌補些貿易逆差,對雙方來說都有好處。
相比之下,美軍在中亞花錢可大方了,手指縫裡漏一點就讓阿富汗的人口在二十年間增加過半。但美軍除了撒錢,就隻剩製造仇恨。
從長遠看,美軍一旦撤離,人口爆炸又資源貧乏的阿富汗將失去經濟來源,必然陷入極其殘酷的內戰。
唯一能救這個國家的好像真的隻有塞伊特又看向桌上放著的《致富經》,搖搖腦袋,反複歎息。
當年蘇聯曾經在全世界給援助。東亞、南亞、中亞、中東、非洲、南美,到處都有毛熊的小弟。
但除了中國,這些小弟一個個都不成氣,斷奶之後便紛紛完蛋。白白浪費蘇聯的良苦用心,還拖累蘇聯。
到底如何才能讓國家富強?能在這張問卷上給出完美答案的國家屈指可數。
自習室內不止塞伊特等人,還有不少當地青年,都是被當地乾部苦口婆心勸來學習的,但普遍學習態度也不好,想要扭轉其觀念需要時間。
塞伊特以過來人的目光觀察,唉聲歎氣好久,隻能伸手又抓向桌上的書冊。他還勸自己的追隨者,“這是條未曾設想的道路,選一本合適的看看吧,也許能成功。”
追隨者滿心不情願,卻還是各自選了自己有興趣的書冊開始學。
教培中心白天會有老師來教,晚上鼓勵自習。教學內容都很淺顯,真下功夫學,半年時間絕對能掌握一門實用技能。
在教培中心不遠,塞伊特心心念念的武裝力量也在組建中——這是在上合組織框架下,官方層麵為打擊極端勢力而進行的合作。
外界不要胡亂解讀,這都是為了和平。
‘聖光’作為官方指定的中亞商業機構,請國內和哈薩克斯坦退役人員保護自己的利益,這也是很合理的嘛。
訓練場上,一批中哈混編的‘安保人員’正在演練夜間搜索。他們頭戴國產夜視儀,穿著陶瓷防彈衣,端著‘八一杠’,在人造掩體間彼此躍進。
演練一個小時,汗津津的‘安保人員’向指揮官抱怨新裝備的各種問題。
中亞到處是幾千米海拔的高原,輕步兵還穿幾公斤乃至十幾公斤的防彈衣實在太累人。
國產夜視儀好是好,但太重了,戴在頭上非常不舒服,跑動中容易鬆脫。
acu裝具是個好東西,背負式水袋也很不錯。
指揮官同為中哈雙方退役人員,對演練中出現的問題頗有微詞。周青峰就在帳篷式的指揮部內坐著,對種種問題隻一句話回答
“集團會給西北分公司裝備高原直升機的。”
啥直升機?
2000年的可還窮著呢,直升機可不多見。
周青峰卻從美軍在阿富汗二十年的經驗給出結論,“在中亞高原真不能靠步兵的兩條腿,必須有直升機。否則啥事也乾不了,時間全在路途上消耗了。
國內現在沒合適的機型,但俄羅斯的米17動力加強型很便宜,集團會購買至少十二架進行改裝。另外仿製‘黑鷹’已經在進行了,過幾年就會有的。”
聽著有直升機代步,一幫指揮官眼睛都發綠了。他們立馬討論是不是該繼續加強步兵防禦和火力。
“高原對射,小口徑肯定不行。‘八一杠’也弱了點,把我們超輕型的89式重機槍裝備上吧。”
“單兵是不是可以多帶幾發火箭筒?”
“為什麼要帶火箭筒?直接上導彈不更好?”
“不是說還有無人機麼?哪怕隻有五十公裡作戰半徑也是極好的。”
“哎呀,這麼一搞,我們這個安保隊伍比正規軍都強了。”
指揮官們邊說邊拿眼偷瞄周青峰,就想知道這位大總裁到底還有什麼底牌沒透露出來。按他們所想,目前編組的已經是極強的山地快速反應部隊了。
但在周青峰心裡卻默默說道“國內的軍工企業終於找到一個實戰環境來測試武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