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散編隊的轟炸機很容易落單。
之前撤離的米格15有地麵雷達指引,猶如多了一雙時刻注視天空的眼睛。這就是主場優勢。
他們一直飛在大概八千米高度待命。抓住機會就能派出架戰機過來,猶如狼群捕獵般將獵物乾掉。
隨著炮擊的持續,天空上也開始落下炸彈。一部分護航戰鬥機為減輕轟炸機的壓力,會冒著巨大風險撲向地麵,試圖乾掉防空高炮。
高炮團周邊必定會有一個步兵團保護,周圍的山頭上更是布置二十毫米口徑的fk38高射炮,又或者是繳獲的美製19和16防空戰車。
任何撲下來的敵機都要經受槍林彈雨的考驗。大部分美軍戰機雖然沒被擊落,但地麵隻要能把它們驅逐就算成功。
來自德克薩斯的戴維斯少校已經有些不耐了。作為334中隊的中隊長以及參加過二戰的‘雙料王牌’,他駕駛f86在新興裡的防空圈外衝了三次。
可戴維斯和僚機的三次衝擊都被幾個山頭上百挺輕重機槍機炮給驅離,死活無法通過火力封鎖去打擊內圈的‘88炮’。
“指揮這些中國人的防空老手,說不定就是東德來的前國防軍。”戴維斯少校氣的極惱。他的試探毫無效果,攻擊也無甚進展。
如果是防空菜鳥,看到敵機出現會緊張,在火力範圍內就會開火。
可飛機天生速度快,距離太遠除了浪費彈藥就是暴露自己,還會因為打空彈藥而出現防守漏洞。
可幾個山頭上的小口徑機炮很明顯有無線電統一指揮。
戴維斯不進到五百米,他們就不開火。一旦他靠近五百米,多層次密集火力會像一張網般籠罩上來。
戰場上這份冷靜極難得。
戴維斯卻很心急。他跟僚機彼此聯係,都明白戰場上拖的越久,不管是空中還是地麵的美軍都在遭受巨大損失。
就在這三次衝擊的過程中,兩架b29帶受創的尾煙從空中墜落。其中一架淩空解體,斷成兩截,砸落地麵後燒起大火。
b29有11名乘員,中彈後機體不穩,有一半能成功跳傘就得感謝上帝。現在天空上飄飄蕩蕩的傘花已經好幾十,堪稱損失慘重。
這損失率絕對超過百分之十。
一部分b29被逼急了,爬升到八千乃至一萬米高度投彈。他們把幾噸重的炸彈扔掉,準不準都無所謂,隻求快速返航。
還有一部分b29也是被逼急了,冒險降低到三千米高度,妄圖縮短投彈時間,提升投彈精度,快點把地麵那些討厭又可怕的高炮全部炸翻。
落地的炸彈確實能獲得些戰果,卻無法改變當前防空火力密集的局麵。因為大部分炸彈落在空曠無人處,除了炸翻地皮,沒啥效果。
天空上,被轟解散的b29機群越來來越多。雖然他們還能遠離戰場後能再次重組編隊,可編隊費時費力,絕非易事。
另外逃了一次,戰鬥意誌就會削弱過半。第一次都沒能削弱地麵防空火力,第二次更彆指望了,稍有挫折隻會逃的更快。
如果第二次再無功而返,基本不會有第三次了。等到天黑,地麵被包圍的美軍差不多就得完蛋。
“召喚更多f86來,我們再衝一次,一定要破開防空網。”
戴維斯情知時間已然不多,他在無線電中呼喚參加本次護航的其他戰鬥機,準備集中一處,攻破一點。
可就當呼喊過程中,戰場似乎突然安靜了。
原本炮聲隆隆的天地不再冒出炙熱彈丸,防守嚴密的火網停止活動,緊張的決死氣氛驟然一鬆,仿佛退卻的潮汐,眨眼就消失的無影無蹤。
怎麼了?
那幫中國洗衣工沒彈藥了不成?
高炮射速快,彈藥消耗量極大。美軍一直認為自己的對手不可能組織起強有力的進攻,就是覺著誌願軍彈藥不足。
戴維斯太渴望獲得戰場轉折了,他興奮的在無線電內傳播自己的判斷,並且機頭一轉就要朝對手的高炮陣地發起衝擊。
就這時,天空上衝下來幾個黑影,毫不客氣的利用高速拉近跟戴維斯的距離。這位‘雙料王牌’這才意識到自己在低空盤旋太久,已然沒了速度和高度。
f86猛然加力,並向太陽方向做急躍升並轉彎。可天空上撲下來的米格15動能更足,切個小半徑轉彎,在不到五百米的距離開火。
米格15的三門炮一起噴吐彈丸,戴維斯的座機當即中彈,撲棱棱就栽了下去,撞擊地麵。
高炮部隊確實需要補充炮彈,所以誌願軍的戰機在雷達指示下又殺了個回馬槍,專門挑戴維斯這種領頭的先乾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