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薑緣商討著小說的同步出版。
儘管預計距離出版的時間,應該還會有比較長的時間需要等待。
但隻要是與薑緣有關的項目,楊超就會比較有乾勁,覺得在未來一段時間有了工作上的目標。
也正是因為有薑緣的出現,帶著楊超的事業進入到了一個新的層麵。
當下商量著科幻小說的出版,除了興奮之外,也有一些回憶起最開始聯係上薑緣,並得知了對方身份的場景。
薑緣把自己的出版意願給楊超說了一遍,倒是不知道對麵已經開始追憶起了往昔。
隻是在說完《流浪地球》相關作品的出版之餘,也覺得這個出版的時間線可能會拖的比較長。
琢磨了一下,又給楊超補充了一句,說明了一下在新的一年裡還會有其他的作品,算是給畫了個餅。
薑緣眼中,一年的時間,無論在哪個領域都是很寶貴的。
文學方麵,儘管繼續前進很難,但薑緣也沒有想要停下腳步的打算。
所以薑緣給到楊超的說法是會在上半年的行程忙完之後,交出下一部作品。
這個預留的時間,主要也是為了讓薑緣從自己的書庫中選出一部合適的作品來。
在坐擁大量成就值,時長在係統中抽獎的情況下,薑緣也成功累積下了不少文學作品沒有進行複刻。
倒不是薑緣不想,主要大量的作品,在薑緣看來都有些不太適配。
先前的路線,之所以是從推理類的虛構作品開始,也是因為這類作品不太容易留下破綻。
即便是寫出了曆史比較厚重的作品,也可以用調查詳細這樣的理由搪塞過去。
但文學就不太一樣了,像是時代背景,各種各樣的故事組成,有太多的決定性因素。
就好比庫存中一本《百年孤獨》這樣的神作,薑緣就是碰都不敢碰。
且不說自己都還沒懂明白,在現下藍星的時代背景下掏出這麼一本書,怎麼看都讓人覺得格格不入。
近期,薑緣時常也在琢磨著裡麵的門道。
甚至因為開始涉足科幻小說領域的情況下,薑緣平日裡對於一些物理科學類的資訊也關注的緊密了一些。
為的就是後續推出作品的時候看起來能夠更加匹配一些。
“對了,先前我又幫《最後的問題》報了另外一個獎項,最近收到了入圍通知以及參加頒獎典禮的邀請,你看看有沒有時間。”
得到薑緣畫的餅之後,楊超也想到了一件正事,給薑緣發來了一張邀請函的照片。
上麵記載了頒獎典禮舉辦的時間與地點,剛好就在兩個星期後。
薑緣算了下時間,發現到時候差不多是自己到國外參加活動,開始為新專輯做宣傳的檔期。
與頒獎地點距離倒不算太遠,也不是不能跑一趟,順帶還能跨界露個臉,對正在籌備拍攝的電影,也能夠起到一些正向的宣傳效果。
沒等楊超進一步解釋,薑緣便自己在網絡上搜索了一下這個名為蒙頓獎的獎項。
“這個解釋靠譜嗎?”薑緣把百科搜索出來的資料截圖給楊超詢問道。
百科上關於蒙頓獎的記載說明,說這是一個有些年份的科幻類獎項,以獎項創立人的名字進行命名。
關於獲獎作品的選拔標準也很有意思,會在一眾作品之中選擇最具有新意的作品。
也正是基於這個標準,讓蒙頓獎有了一些不一樣的粉絲。
大多時候獲獎的作品,都會與一些大眾類獎項形成區分,幫助大家找到這些作品中的閃光點。
“沒錯的。”楊超刪去自己剛複製好的資料,很快回複道,“最近幾年,蒙頓獎的聲量也蠻大的,前兩屆獲獎的作品基本上都賣出去要改電影了。”
“那我等會兒跟經紀人商量一下參加頒獎典禮的事情,剛好那個時候也在國外。”薑緣想了想回複道。
主要也是琢磨覺得如果獲獎了,在獲獎的時候宣傳一下科幻電影,好像也不算太過分。
順帶也能夠跟一些科幻領域的作家們交流一下。
上次獲得的星河獎,因為是線上領獎的關係,錯過了這個機會。
楊超回複了一個ok的表情,已經有了多次跟薑緣團隊進行對接的經驗。
無論如何,今天收到薑緣發來的這些消息,已經讓楊超覺得新的一年已經開始對自己好了,工作一下變得有奔頭了不少。
這種有些亢奮的反應,也一下在晚餐的時候被家裡人給注意到了。
在楊妙妙一臉探尋的表情之中,楊超還是沒能按捺住,把先前跟薑緣聊的泄了一部分底。
得知了薑緣在當年還有可能要推出新書的想法,也讓楊妙妙頗為詫異。
主要是在粉絲們的眼中,薑緣最近一段時間的行程,差不多等於是被固定好的。
先是要忙英文新專輯的發行,說不定專輯還在發行期的時候,就要無縫進組開始電影的拍攝。
所以都沒有想到薑緣新一年的工作安排,還會有這麼一項。
不過這麼一看,也覺得在每個季度似乎都有值得期待的內容,這也使得楊妙妙的心情一下變得跟楊超差不多了起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