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可以通過回複試探他一下。”參謀長建議。
“回複伏羲號,就問他平安扣是什麼意思”李戰雄命令。
信號發出後,等待是極為考驗耐心的。
李戰雄將延少君請到了控製中心,想讓她確認在“伏羲號”上的那個人是否就是鄧凱。與鄧凱失去聯係長達一年之久,延少君那顆早已絕望的心此刻又重新燃起了希望
過了3個多小時,終於收到了“伏羲號”的回複
“我是執行快遞1號任務的鄧凱平安扣就是我妻子延少君送給我的護身符”
控製中心大廳頓時沸騰了,人們歡呼跳躍,好幾個人一下子衝到延少君跟前,把她緊緊抱住。延少君激動萬分,兩行熱淚奪眶而出
接著,控製中心陸續又收到以下電文“我和卡茨都在伏羲號上。卡茨已經昏迷,飛船由我控製。我們剛才被雲體圍困了180分鐘,現已脫身。在土星環上有數量龐大的雲體,快遞1號已被它俘獲”
李戰雄心裡畫了一個大大的問號鄧凱說他們被“雲體”圍困了180分鐘後脫身,那這一年的其他時間裡他們在哪兒、為什麼沒有聯係
“確認了信號源的方位和距離嗎”他謹慎地問著值班參謀。
“已經確認了,信號來自土星。”
控製中心斷斷續續又收到一些來自深空的數字信息,經電腦處理後,形成了一幅鮮豔的彩色圖片,那是由“伏羲號”視角觀察並拍攝的土星環照片在人們熟悉的薄如唱片的土星環上下兩麵,新增了很多棉條狀的環形紋理,隨冰塊構成的星環一起繞土星旋轉著。
圖片有幾處模糊斑點,那是因為部分信息缺失、電腦無法搭建出完整的數據模型所致。
李戰雄期待著鄧凱能發回來更多數據,然而,信號持續不久便消失了
馬丁走出機場出口,高天駿正站在那裡等他。自馬丁離開南濱回國後,兩人很少有聯係,最後一次見麵還是在“二號工程”發布會上,距今也有半年多了。馬丁很尊重高天駿的為人,尤其是他們一起去埃姆斯伯裡調查麥田圈時,高天駿的機警、果敢、細心與縝密,更是給馬丁留下深刻印象。雖然馬丁對高天駿沒有選擇帶他一起去昆侖山耿耿於懷,但他也理解這名中國軍人正在執行的任務是神聖且需要高度保密的。這次他是以聯合國觀察員身份、帶著iag與sa、csda合作的使命,第三次來到x基地。
高天駿陪馬丁坐在汽車後座,一路聊著,但兩人的心情都有些沉重。馬丁告訴高天駿自己剛去過日本,親眼目睹了那裡的慘狀,他特彆還提起了早前在南濱參加集體催眠試驗時自己夢見富士山爆發的場景,並喃喃地責怪自己當時不應該參加那個試驗也許是他當時夢境中的意念左右了“雲體”,導致大災難真的降臨
李戰雄和基地副司令員、參謀長等人,在指揮部大樓的會客室跟馬丁見了麵。馬丁也開宗明義地表示,自己受iag總部全權委托,前來對接和參與“亞馬遜蝴蝶”的計劃。
馬丁還向李戰雄透露,nasa也為此單方麵提前做了部署,他們已向木星探測器“蜂鳥號”發出指令,將其調往土星,預計30天後可以抵達。“蜂鳥號”執行的任務是抵近觀察探測那個所謂的“雲體”意識中樞,並且以其搭載的ai智能係統與“雲體”作首次交互嘗試。
李戰雄心想nasa是要用這一行動來消除人們對它之前力挺“火星移民計劃”的影響啊
高天駿對nasa計劃的可行性深表懷疑“蜂鳥號的ai也僅僅是基於對大數據的歸集和提煉,還是脫離不了人類以自我為中心的意識本能,它在雲體大腦麵前,無非就是一群人類頂尖科學家的意識集合體。以雲體的智慧,即使我們綜合人類的全部意識和技能,恐怕也難以對其產生什麼影響;反倒是像艾森這樣另類的個體,才可能有意外收效。”
“艾森幾乎是你們最後的籌碼。”馬丁的話不無揶揄。
“是人類最後的籌碼”李戰雄鄭重地說。
此刻在李戰雄的心裡,除了“亞馬遜蝴蝶”計劃,還有一個令他牽腸掛肚的事情,那就是鄧凱發來信息中的重要疑點。
據鄧凱的報告,他們和“伏羲號”陷入“雲體”僅180分鐘,但在地球時間上來看卻已過了一年。這到底是怎麼回事難道說“雲體”內還存在另一個平行空間、而且那裡的時間比地球要慢3000多倍
這個巨大的時間差,是實施“亞馬遜蝴蝶”計劃必須慎重考慮的因素
三天前,丁雨詩奉命將艾森帶回了基地。航天員訓練中心已開始對艾森進行必要的適應性訓練。
李戰雄知道,艾森是下了決心要拿自己的性命去做生死一搏。但是,作為執行計劃的基地指揮官,他要求自己必須對一切可能發生的事情提前作出預判和戒備即使有很多事情已經遠遠超出了人類對宇宙的認知與猜想。計劃一旦啟動,他首先要考慮的,就是如何儘最大可能來保證艾森和飛船上所有成員的安全,至於計劃能否獲得成功,那隻能祈求上天對人類的眷顧了
在浩瀚宇宙中,人類文明究竟處於何等地位能否度過這場劫難延續得更久雖然人類自己無法決定,但是人類生存的終極信念畢竟是走的更遠
正如他在回答馬丁時所表達的,艾森是人類最後的籌碼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