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 我有三百條命,你能秒我!_人在神詭,從折紙秘典開始長生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武俠修真 > 人在神詭,從折紙秘典開始長生 > 第二百九十一章 我有三百條命,你能秒我!

第二百九十一章 我有三百條命,你能秒我!(1 / 2)

能讓牧林喊出‘誰能殺我?’這四個字,足以說明替身紙人提升到宗師級的強大。

事實上,它也確實強到了超出了牧林的預料以及想象。

此前,大師級的紙人雖能轉傷八成,還能惟妙惟肖的模仿牧林的身影,更能輔助他修煉。

但這樣的替身紙人,卻有一個極大的缺陷——數量。

當時,牧林的替身紙人數量隻有六個,加上本體,才七人。

可如今,隨著替身紙人進階到宗師,這數量限製近乎消失了。

雖然,現今的牧林,還是無法無限的製作替身紙人——每個替身紙人,都需要牧林留下神魂印記,法力印記,還需要牧林的一滴精血。

受限於自身的法力,以及神魂力量,牧林的替身紙人永遠做不到無限。

但這數量限製,仍是大大緩解了。

“若用於修煉,我需要合理分配神魂力量,是以,隻能製作三十三個紙人。但若是轉移傷勢,就不用顧慮那麼多了,那時,我至少能製作至少一百零八個。”

“不對,我還有神靈化身,後者操縱靈脈,可以填充入紙人內,抵消我的法力消耗。”

“縱使不能完全抵消,六到八成,還是可以的。去掉法力限製,加之我的神魂天生強大,如今更是提升到了凝罡,如此一來,我能製作的紙人數量,將在三、五百個。”

三、五百個替身,還是近乎完全的傷勢轉移,此種情況下,意味著彆人要殺牧林,至少要殺三、五百次。

“三、五百條命,哪怕是遊戲作弊,也才30條,如今我是作弊的十倍,哈哈哈……”

“我有三百條命,你能秒我!”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自身安全無憂,使得抑製不住的狂笑,從牧林嘴中發了出來。

他被壓抑的太狠了。

自來到此方世界,牧林一直就有安全危機。

身處爺爺身邊時,他害怕被爺爺看出破綻。

在安平道宮時,害怕被門閥世家子弟欺負。

來到玉湖道院,也擔心有強者碾壓……

危險而沒有法度的世界,一直讓牧林提心吊膽,但如今,憑空增多了三、五百條命,這讓牧林總算可以鬆一口氣了。

不過,狂笑之後,牧林很快又冷靜了下來。

“還不能狂妄,更不能浪,我如今遠稱不上無敵。”

“三、五百條命,這確實強大,但詭異源頭以及神靈,可是號稱永不磨滅的,他們的命,比我還多,放在遊戲裡,那是無限續命。但結果呢,詭異之源不是這個世界的主人,邪神,也不是。”

對於這些存在,人類並不是沒有辦法。

殺不死?那就封印。

甚至,人類的封印,還不是整體封印,而是分割封印。

把一個偉大存在,或者永不磨滅的存在,分割成千份,萬份,再或是把那些偉大存在的意識跟力量分割開來,如此一來,永生不滅,也就變成了永遠坐牢。

詭異之源以及邪神都無法無敵,牧林,他的限製就更多了。

其他的不說,就一點,便讓牧林不敢浪。

“替身紙人隻能轉移我的傷勢,無法讓我的體力,法力,神魂力量,徹底恢複到巔峰狀態,是以,若遇到一個強大的敵人,都不需要強的太多,隻要蛻凡高功,他們就能真的殺我三、五百次,乃至於萬千次。”

對於真正的強者來說,多幾條命,隻是讓他們殺的儘興而已。

更彆說,牧林宗師級的替身紙人,對於同階修士來說,確實是無解的。

但麵對同樣宗師級的技能,替身紙人就不占據什麼優勢了。

“無論何種術法,到達大師,都是一種蛻變,抵達宗師,蛻變的會更為徹底。我的替身紙人如此,其他的法術,亦會如此。”

思索到這裡,牧林便想到了,有劍修的劍意,千百年不滅。

被這樣的一劍砍中,牧林縱使讓傷勢轉移出去,隻要不把敵人的意誌磨滅,牧林身上,就會重新出現傷勢。

某sber一劍殺b叔七條命了解一下。

還有一些詛咒跟汙染,更是直指靈魂,碰到這種高位的力量,彆說傷勢轉移了,就是死了重生,它們也會存在。

“所以,我的替身紙人,遠稱不上無敵,甚至,若沒有輔助修煉這一優勢,在同等宗師級技能裡,都稱不上強。”

這樣思索著,牧林的心情確實平靜了下來。

與此同時,牧林也沒什麼沮喪的情緒,更對這次墳君傳承考核,信心十足。

“麵對蛻凡高功,或者擁有宗師級技能的強大存在,如今的我,確實還很孱弱……但這關魔門、道門天驕什麼事。”

“縱使有眾多資源支持,他們的法力修為,也至多能到達罡煞合一,至於術法境界,嗬嗬,彆說宗師了,就是擁有一項大師境的法術,他們都是祖墳上冒青煙。”

大師境的術法,以及宗師境的術法,可不是那麼好練的。

而沒有高位力量,沒有宗師級的技能,牧林的替身紙人,對於那些魔門天驕而言,就是無解的,想要殺死牧林,他們真的要動手殺個三、五百次。

擁有如此手段,光磨,牧林都能磨死他們。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