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清少年隨筆!
狠下心扔了的東西,腦海裡突然想起來,但撿不回來了,心裡深感遺憾。對失去的人和物,總是有一種念舊的情結在裡麵,儘管你知道這人有錯,還是不停的給出機會,交出自己的心,一次一次,一次一次,直到體無完膚還是不想放手。突然,一刹那,放手了,再也不回頭。
長大,真的是突然的嗎?我不知道,女孩好像都是一點一點的吧,但也有人說不分男女,都是突然長大的,因為某一件事兒,因為某一個瞬間打通了我們的任督二脈,我們一下子就長大了。這也就理解為什麼父母不讓早戀,上大學也覺得早,隻有出了大學校門你才能戀愛。前腳邁出學校,後腳問你有對象沒?很想笑,對象是打天上掉下來的嗎?因為父母可能覺得出大學校門的一刻跟你長大的一瞬是重合的,而事實呢,並不是。
我們也不記得自己是在什麼時間長大的,但確實是經曆的多了,遭遇和感受不同,讓我們成長為不同的人,甚至不知道什麼是所謂的長大,不可能是年齡和身高啊,我分析來分析去,有可能是有三觀開始。三觀之前我是不解的,因此去特意搜索了一下百度,很詳細,大家也可以看一下,這裡不做解釋。
我跟小夥伴們總是在意見上有分歧,總覺得自己說的對,總想著這件事我這麼做才是正確的,而這份自信,來自於生活對於我們的受力程度,並非他人。
我努力的轉變這樣一個自我的態度,會說你說得對,可碰到逆鱗時,仍然會義無反顧,死磕到底。例如在老人這個問題上,我的觀點是父母養我們,直到大學,大學畢業年齡22歲以上,這就足夠我們獨立存活了,不應該花父母的錢,更不應該伸手要錢,不給父母錢也就算了,哪還有添麻煩的道理。而更多的人認為,父母手裡的錢天經地義給孩子掏,他們自己留著乾嘛?都老了。我覺得,你管他們老了拿著錢乾嘛?這麼推己及人,我還覺得你兜裡錢也沒用,都給父母花行不行啊?就是獨立自主,平等自由,我多了想給你,表達一下愛意,少了想借點,回頭補上,沒有什麼天經地義。誰都不欠著誰,父母不欠我們,我們也不欠父母。
尤其說到婚姻,結婚是兩個人的結合,而不是兩個家庭,兩個人的父母也應該是同樣獨立的態度,你養孩子未經孩子本人同意,出生了,你養了,全程孩子都是被動的來到這個世界上,所以為什麼會出現養兒防老這句話?你生孩子就是為了給你養老嗎?何其不負責任。婚後不要過多的去參與,想了就去看看,吵架甜蜜跟你們沒關係,你們也年輕過,你們那時候戰爭年代貧窮一大家子一起,現在的小孩是另一個時代,不要在一起摻和。你跟你自己的孩子都有代溝,緣何去數落彆人家的孩子,無非是結婚了,一定要端正這個態度。
兩個孩子呢,在決定走在一起的第一天,就應該對未來做出打算,每年工作至少存夠多少錢能夠買房子,裝修房子,財產獨立計算。而不是毫無規劃,就是吃喝玩樂胡吃海塞,等著結婚,父母掏錢給你們買房買車還得留下來點存款,養了20多年,你們再啃老,再晚結婚,半輩子過去了,父母一天福沒享。這個也絕對了,或者很多父母是幸福的,一生就是付出,甘願。那如果,這麼下去,父母們養兒防老的這個願景實現不了呢?你們的小孩結婚後不養老,我覺得也是正常的,是一步一步這樣理所當然被你們慣著走下來的。
兩個巨嬰此時再生個小孩兒,開放二胎,再來第二個小孩兒。這個家庭是這樣,有老人,老人摻乎孩子的家庭,孩子啃著老,又生了兩個孩子,還得啃老,啃出骨髓來。旁觀者清,請你從旁觀者的角度看一下這樣的家庭,滑稽嗎?隻能希望當局者過的幸福,幸福就行,不用管其他。
就是這樣的逆鱗,夥伴們說我思想有問題,他們覺得就應該幫助,趁現在有孩子小兩口累的時候老人幫襯一把,等老人老不動的時候,再去幫老人。老人老不動才幾年,老人養你們養了那是一輩子!!!
凡事都講究個理,我心疼你,幫你,你要感恩,不要覺得理所當然。我為你,不是為了老了你幫我一把,幫了,我也會感激,不幫我也就算了。這是作為一個老人該有的心態。
你生我養我,身體發膚受之父母,我若自殘了生病了,那就是對父母的不孝,自古都是選忠臣於孝子之門,你對生你養你的人都不忠不孝,你還能對誰有良心,你還能待誰好?這是作為年輕人應該有的態度。
不要舍不得,我們活著的目的就是為了找到自己內心的東西,然後讓自己感受到活著挺好。不要依賴,你是獨立而存在,你喜歡的人應該也是。為了任何人把自己變了,除非你自己也沒個樣兒,索性也就跟隨著,可我還是堅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心之所屬,愛了就愛了,還是自己,現在要做的呢,就是找到自己。心在哪兒?心做什麼你覺得活在此世,沒白來?想明白了,我們就幸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