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遵循的不是現實的邏輯,而是影視藝術的邏輯。
【鼎劍】也是一樣!
這大佛倒塌、林誠伏誅的高潮劇情裡,它不僅僅是一件威力大的神兵,也是一件“禮器”,和上麵那個百發百中的槍一樣。
甚至是整本書中的最高禮器。
它的現身,就是代表了審判。
作為封建皇權的代言人,以一人之心奪千萬人之心的女帝,金身隻要不破,【鼎劍】就拿她沒辦法,甚至拿代表她意誌的林誠等人沒辦法!
那麼,女帝的金身在這段劇情裡,是什麼時候被破掉的?
從主角當眾說“臣,死不奉詔”開始!
到汪氏母子因為強行造像而慘死。
再到潯陽王府、元、燕、陳等原先聽命皇權的臣子們內疚退出造像,不做幫凶。
最後到身為女帝最忠心女官的容真,在星子坊大佛即將竣工之際,自我懷疑,猶豫轉身,去找主角。
一步接一步,把女帝的金身,像是剝洋蔥一樣剝去。
因此,在剛剛提到的那個大佛倒塌的高潮章節,鼎劍是作為“禮器”一樣的身份現身的。
林、衛、王等推進勞命傷財的星子坊造像、被女帝威嚴與金身保護的人群,是必死無疑的!
所以隻用寫短短幾行,砍瓜切菜的清掃,當時,多寫一秒,小戎都覺得是在浪費前麵的鋪墊。
這一段的劇情遞進,還有潛藏的藝術邏輯,讓小戎寫的很爽,激情澎湃,手舞足蹈。
但是,效果呢。
前麵也說了。
不夠爽,看的快的,沒有代入感的,覺得不明所以,或者輕“哦”一聲。
隻有少數讀者點點頭,覺得還行。
所以……就是自嗨。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仔細想來,這一段劇情,除了“藝術邏輯”上,借鑒了電影外。
在“欺瞞讀者視角”的鋪墊寫法上,是借鑒了《贅婿》殺皇帝的高潮名場麵,
但是小戎在調動除了lsp外的讀者情緒方麵,不夠成熟。
說起來,這情節還有點類似《冰與火之歌》中,瑟後屈辱遊街後,用野火炸教堂,團滅對手的劇情。
也是高潮,也是意想不到,也是一瞬間清空所有的矛盾衝突。
但是這種“欺騙觀眾”的技法,隻適合影視作品拍出來,能讓觀眾直呼精彩。
不太適合文字載體的小說。
因為需要讀者腦補。
而影視作品可以直接呈現畫麵,省去了觀眾腦補的這一項,更彆說還有等手段,充分調動情緒……反正一定是比文字作品更方便的。
所以這一段劇情,若是進行畫麵呈現,一定是比文字更堅硬有力的。
畫麵感與氛圍感達標。
適合作為劇本,去影視改編,一定精彩。
但是,有缺陷就是有缺陷,作為小說,高潮不夠爽,就是有缺陷,不事後找補。
總結原因,是寫法上,導致的。
所以君子這本書,接下來最需要關注的,就是寫法上的進步。
寫法,寫法,寫法!
劇情沒有問題,鼎劍作為“禮器”,後麵一定還會有它的華麗審判。
可是如何寫出爽感,是檢驗寫法的唯一標準。
最近其實就有類似的改正進步。
就是現在寫的高潮後的收獲結算內容。
小戎並沒有一股腦丟出去,而是融在有趣的劇情裡麵,不僅延長了收獲結算的爽感,還進行下一段劇情的鋪墊。
目前看,還算可以。
其實這些不足之處,不全是小戎自己察覺的,要多謝兩位好朋友。
一位是蜜汁姬,一位是“核平守望者”,都是作者,後麵一個就不露筆名了。
小戎目前與他們合租一起,是室友,咳咳,不擊劍。
說下生活。
回顧四年,前兩年埋頭寫劍娘,沒有圈子,也沒什麼變化,而印象最深的,是去年。
去年2023,小戎有三個最大的收獲。
一個是在年初一月,動筆寫了君子,成績還行,兼職寫著,同時有你們這批最好的書友。
一個是走出了一段失敗網戀。
最後一個,就是認識了同行蜜汁姬與“核平守望者”。
這一年真是收獲滿滿。
前麵說了,從小內向自閉看小說、大學又埋頭寫書的緣故,小戎是一個很容易自我內耗的小鎮青年。
但這兩位好友,一點也不內耗,和他們相處,總是給我向上的正能量。
對,總是!
他們還糾正了我不少偏執內耗的觀念。
反而可能是我在消耗他們。
不過,作為哥們,我有時也是給他們情緒價值拉滿好吧,嘿嘿。
小戎是江西九江人,蜜汁姬浙江杭州人,核平是東北大慶人。
三個不同環境成長的人,真是迥異不同,卻奇怪的融洽互補。
我們經常一起街邊擼串,暢聊寫書,或者大半夜卡文,一起出門取材采風。
從蜜汁姬身上,我學會了,做事要不拘小節,大方一點,不記小得小失。
突然想起,上次他見我偷用他直播碼字時用的小板凳墊腳,過幾天後,一大早他拿著一個包裹上樓,笑說是我的包裹,讓我猜是什麼,嘿嘿好哥們。
核平飽覽群書,人送外號“網文王語嫣”,和他交流,我懂了很多內行的知識。
同時我還從他身上,學到了東北老爺們的敞亮爽快,可惜還是個處男,有點扭扭捏捏,希望早點破處。
這麼看,女人什麼的,一邊去!兄弟,你好香!(笑)
不過,這倆小子,家境都好,不寫書就隻能回去繼承“億萬家產”了。
可惡,本小鎮青年牙關差點咬碎,還好沒碎,不然得乖乖吞下去了……
說回來。
上個月四號,雙倍月票期間,蜜汁姬帶頭,和大夥們一起投了一波月票,把君子頂了上去。
現在回頭看,效果極好,數據比往常月份翻了四倍不止,編輯同行都很驚訝,說我這本書是餓慘了,以前曝光太少了。
這個月,蜜汁姬和核平又率先投了一波,小戎其實也有點慌,感覺風急浪高,但是,核平用他那獨屬於東北大老爺們的腔調對我說:
小戎,你要知道,你隻有站在了那個位置,經曆海量的曝光與數據波動,你才會成長!哪一個大作者不是在驚濤駭浪般的大曝光中練出來的?
彩!
聽罷,胸口有了一股氣,由細微變得激蕩。
他娘的,碼字去了,這樣才好意思找你們求月票!
昨晚淩晨不是答應了要三更嗎,卻不小心睡著了,中午才補上的,當時,早上“核平”出門看見後,還一臉歎息的拍我肩說:“小戎,二號義父對伱很失望啊。”
可惡。
真是不當人子。
再申明一遍,雖然他倆義氣,但我依然是他們義父,望周知!
因為,君子和劍娘的兄弟們,才是我義父。(確信)
君子和劍娘有一批最好的書友。
經常有兄弟說,君子、劍娘不適合追讀。
是的,因為小戎本就是一個曾經躲在被窩通宵達旦看“刀版”完本網文的留守兒童,整日沉浸幻夢。
現在長大了,開始動筆,從始至終都是下意識的圍繞完本一口氣觀看的體驗去寫的,甚至還舍不得太早去往終點,結束這一段幻想路程。
君子和劍娘,就是寫給每一位與自己類似的孤獨讀者的一封情書。
完本那日,我會親手遞給你們。
最後,再度回首四年。
也沒做啥事,
留了兩本書、認識三倆友人、遇到你們。
六一快樂,永遠十八。
用陸遊《劍南詩稿》裡的一句話結尾吧:
淳熙甲辰秋;觀海潮上;偶係舟其門;曳杖再遊;恍如隔世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