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靈養成!
曹總宣布完遊戲名字,再次坐在了二樓看台,不再說話。
這裡的每個房間二樓似乎都有一個獨立的看台,就像以前的劇院二樓是給教皇、皇室等賓客專屬包廂一樣,方便他們觀賞下麵的戲劇。
身邊的假麵人此時也熟練地推來一個小吧台,給曹總點煙鬥和遞紅酒。
另一邊,之前宣讀遊戲規則的假麵人也開始介紹這一輪“搶金遊戲”的規則。
話說有位劫匪半夜去搶銀行。
不巧的是,正當他準備拿走金庫的金子時,卻發現了另一名同樣來搶銀行的劫匪。
突如其來的相遇讓二人一時不知該如何是好,但擺在他們每個人麵前的無非隻有三個選項。
第一,逃跑,但這樣隻能順手帶走很少的金子。
第二,雙方共享,兩人能平分金子。
第三,搶奪,視對方的選擇有不同的結果。
他們二人在選擇前都不知道對方的想法,因此最後結果如何隻有在雙方同時做出行動後才知曉。
假麵人這次還繪聲繪色地以故事的形式先介紹了一遍,最後再簡單總結了一下。
阮海亮聽後大概了解了這遊戲的玩法,簡單來說就是兩個玩家之間的心理博弈。
每局遊戲兩兩進行,雙方各拿出自己的至少一個金貝殼放於桌子上,作為本金。
再加上“銀行”裡原有的兩個金貝殼,底金籌碼至少會有四個金貝殼。
在五分鐘時間內,雙方玩家可以隨意交流。
但五分鐘時間結束前,必須從三個選項中選擇一個。
選擇逃跑,無論對方的選擇是什麼,自己都能拿回自己的本金結束遊戲。
選擇共享,若對方也選擇共享,兩人平分桌上的所有底金;若對方選擇逃跑,則自己能拿回本金的同時還能分到“銀行”的一枚金貝殼;若對方選擇搶奪,則自己顆粒無收。
選擇搶奪,若對方選擇逃跑,自己獲得除對方本金外的所有籌碼;若對方善良的選擇共享,則自己獲得桌上所有底金;但若對方也選擇了搶奪,則雙方將同歸於儘,都會顆粒無收。
若玩家手裡沒有金貝殼,將不被允許再參加遊戲。
此外,玩家不能連續兩局遊戲選同一個對手。
“也就是說我們大部分人的六枚金貝殼,運氣不好的話隻有六輪遊戲的機會”,聽完遊戲規則後阮海亮分析道。
“這是場心理博弈戰,就看這五分鐘時間內能否唬住對手”,莎拉也分析道。
阮海亮點點頭,“隻要五分鐘內能判斷出對手的選擇,那就有機會贏。”
“而按概率來說,選擇“共享”是最保險的。”
莎拉換了個角度,從純概率學上來分析,不考慮心理博弈。
雙方無任何接觸和交流的情況下,若己方選擇“共享”,對方有三分之二的概率會選擇共享和逃跑,那自己的金貝殼都將增加一個。
但怕就怕對方膽大,選擇了隻有三分之一概率的“搶奪”,讓自己竹籃打水一場空。
“餓死膽小的,撐死膽大的,最後金貝殼最多的才是贏家,不膽大點拿什麼贏!”
安妮兒雖然說得振振有辭,但也就因為有阮海亮兜底,她可以放開手腳,撒丫子地大膽選擇。
“那麼各位還有沒有疑問,沒有的話我們就開始遊戲了。”
麵具人抬手示意了一下,這間房間二樓的巨大電子掛鐘顯示出兩個小時倒計時的起始時間。
“請問我們的對手是隨機挑選,還是自己選擇?”
正當麵具人打算開始倒計時時,那位叫徐明的小夥兒提出了疑問。
“規則上沒有說明的都可以自行決定,遊戲桌就10個,準備好的就可以站過去先開始遊戲了。”
麵具人並沒有明確回答,但他一說完上方的倒計時就已經開始跳動,顯然覺得自己已經說得足夠明白了。
哪怕還有明白的人,隻能怪自己太蠢,給彆人來送點籌碼交點學費自然也能懂。
也有不少玩家在聽到規則外的事都可以自行決定後,露出了意味深長的笑容。
倒計時開始了兩分鐘,10個遊戲桌卻依舊空蕩蕩,似乎沒人想當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大家各懷鬼胎,相互打量著彼此,但又沒人想上前。
這時,終於有一個人率先走上了遊戲桌。
正是上一輪遊戲的冠軍,那位戴口罩的男子。
此人當遊戲的第一人,大部分人都覺得合情合理,畢竟是籌碼最多的玩家,而且還有免死金牌,完全可以放心大膽地玩。
也有少部分覺得,這人籌碼已經是目前第一,完全沒必要這麼積極,等形式看得差不多了再行動也不遲,說不定一場都不用玩就能一直保住第一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