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人會覺得這群讀書人代表了“迂腐。”
總有人覺得,他們之所以不去發展“科技”,不去重用工匠的目的,是為了維護讀書人高高在上的階層。
是,也不全是。
儒家不是一門能夠在亂世平定天下的學說。
甚至,它都不能被稱得上是一門合格的,治理國家的學說。
但是為什麼從漢代開始,幾乎所有的統治者都喜愛、都願意去使用這樣的一門學說,李世民也很樂意去推廣他。
不單單是因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一套說辭。
現在這套說辭的本意還沒有被曲解。
這是一項雙相的枷鎖。
督促著每一位君王,要努力做好君王的樣子,督促每一位父母都要做好父母的樣子……
更是因為,儒家本質上,是一門治人的學說。
除了那些在數百年的綿延發展下,已經扭曲了的世家大族外,所有的讀書人,在儒家的影響下,內心裡多多少少,都會有一些高尚的情操。
“仁義禮智信”。
這些世間最美好的品質,哪怕沒有在他們的心裡發芽、成長,也在他們的心裡落下一個深深紮根的種子。
他們並不是不願意發展科技。
隻是……
可那些並不能讓人吃飽飯的奇淫巧技相比,他們更願意看到,因為他們的治理,整個天下會多一個人吃飽飯。
自己吃上飽飯了,會想著自己的親人有沒有吃上飽飯。
當和親人們一起努力都吃上飽飯的時候,就會想著自己的鄰居,自己莊子上的百姓們……
而當整個莊子上的人都開始吃上飽飯的時候,他們並不會因此感到滿足,他們去想整個縣、整個郡、整個州府、整個大唐……
這是儒家最美好、最理想化的品德。
這也是阻擾了大唐走上科技之路最大的束縛。
“但能不能讓天下百姓都吃上飽飯,這不是把一個國家治理好就能夠做到的事。”林深看著他們,語氣誠懇。
“這是我嘴裡所說的科技力,才能夠做到的事。”
“剛才我說的那些,都隻是科技力的一個小小的體現,它同樣也可以讓土地裡長出來更多的糧食……”
“可以讓飼養的牲畜,更快的長大……”
“我知道你們發自內心的看不起那些奇淫巧技,但你們錯了,那些東西恰巧才是支撐著一個國家強大的原因。”
說著林深一頓,深吸一口氣,眯著眼,說出了他之前一直想說,但卻一直都沒開口說過的話。
“而且在所謂的科技力發展的初期,並不會吃掉大唐大多的資源,隻需要你們拋下所謂的“讀書人”的臉麵。”
“能夠大大方方的承認,這些匠人手中所掌握的技藝,是和你們所讀的聖賢書同等層麵的知識存在……”
“這就能給予科技最初生長的土壤了。”
朝堂之上,依舊一片沉寂。
許久之後,魏征顫顫巍巍的站出來,他身子在發抖,他的聲音也在發抖,甚至連作揖這種事,連著做了三次,才做到標準“臣以為,楚王殿下所說之事可行。”
“臣相信楚王殿下。”
“楚王殿下已經拿出足夠多的東西,讓臣去相信楚王殿下嘴巴裡那些……那些可怕到有些荒誕的東西,都能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