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來也奇怪。
這些日子以來,城中患病的人,也的確是越來越少了。
百姓們悶頭過著自己的日子,除了自己的生活因此發生了一些改變之外,他們並不清楚,這些“改變”意味著什麼。
有些人能看出來這些“改變”會帶來什麼東西。
但他們的關注點並不在真正的“改變”上,因為他們什麼都沒法改變,隻能夠默默去接受這種改變。
與其“被動”接受,不如“主動”容納。
他們更看重的是林深的手段。
短短一周時間,就讓壽春城發生這種……幾乎可以說是“翻天覆地”的變化。
這種能力、這種手腕。
他們算是明白,為什麼曾經如日中天,哪怕是當天聖上也需賣幾分麵子的世家大族,會如此輕易的折損在這位楚王殿下的手上。
達官顯貴們絞儘腦汁,琢磨著想要怎麼攀上林深這棵枝葉繁茂的巨樹。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人也想要抱住林深的大腿。
壽春城不大。
但它向來是兵家必爭之地,這樣一處坐落關卡要口的城池,自然少不了……一些教派的蹤跡。
壽春城外,不到十公裡的地方,有一座山,叫做四頂山。
山上一座道觀,廟祀的是東嶽岱宗神妃,那位傳說中,應九炁而生,受玉帝之命,證位天仙,統攝嶽府之神兵天將,照察人間一切善惡之色的泰山神女“玉仙”後世又稱之為“碧霞元君”的大神。
道教作為本土教派,這間廟宇群自然是修築的極其奢華。
但是廟宇中的道士們,臉色卻不是那麼的好看。
自從那個叫做玄奘的和尚來到這裡,開始修建名為“東禪寺”的廟宇之後,他們的香火就少了很多。
信徒數量的多少,這些道士們並不是很看中。
凡間庸俗的人熙熙往往,又多少真能理解“逍遙”二字的真意。
他們在乎的是香火。
過慣了好日子,要是再倒回去再過苦日子,可就沒那麼容易。絲綢的道袍穿多了,誰又想穿麻布的道袍……
他們修道多年,也終究無法真正理解“逍遙”二字的真意。
了一子看著自己幾位師弟,輕輕歎了口氣“那群禿子的出現,搶了我們不少香火,若是再不施以點手段,怕是我們的香火都要被搶完了……”
道教畢竟是從“道學”中脫胎出來的教派,修心養性。
和佛教這種純正的教派,還是有很大的區彆。
費心費力的修養自己,和隻要拜拜佛,就能陷入“來生”的謊言中,內心裡有一個美滿的憧憬相比。
還是後者,要對那些大字不識一個的百姓們更具有吸引力。
“難不成要和那群禿驢一樣行騙?”了平子嗤笑一聲,露出一副不屑一顧的神情出來。
在他們看來。
那種“往生輪回”的言論,和行騙並無什麼區彆。
靜室內,氛圍有些沉悶。
了一子搖了搖頭“說是行騙有些過了,不過和我道家觀念不合,若以此來抨擊佛教,怕隻是吃力不討好的事,說不定還會斷了我們的香火。”
“慎重,還是要慎重行事。”
這是,一旁沉默的一位道人突然開口,看向自己的師兄“師兄,你可知道南詔國的三王女將要造訪東禪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