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並沒有意識到林深的這句話裡,蘊含著什麼韻味。
此時此刻,他的腦子裡,已經全部填充滿關於新船的各種構想。
沉默片刻之後。
老船匠緩緩開口“如果這樣的話,造船可能就沒有那麼簡單了,而且拆掉船帆的成本不一定能夠節省下來。”
林深還沒發問。
旁邊的兩名船匠就投來疑惑的目光,他們也是技藝頗為精湛的匠人,隻是對老船匠的這種說法,並不是很能理解。
老船匠思考了一下,然後比劃著,解釋道“你們要知道,任何一艘船都有他們的極限。”
“現在的船隻能夠在如今這個速度下,安全的行駛,但並不代表,它們能夠在三四倍的速度下,還能夠安全的行駛。”
老船匠一臉慎重。
林深饒有興趣的看著老船匠。
說實話,在此之前,林深還真的沒有想到,他竟然能夠遇到這麼有趣的一個人。
倒不是說老船匠的想法,有多麼讓他震驚。
隻不過相較於這個時代而言
這些想法,有些過於的工科。
到不說這樣的想法不應該存在,或者說大唐人不配擁有這樣的想法。
隻是,如果把文明劃分的更為詳細一些,大唐、漢文化,是一個浪漫、務實的文明,它並不去追求那些華而不實的東西。
從文學藝術上,就能看出這一點。
漢人的文學藝術,很少有對未來的展望。
他們沒有思考以後會變成什麼樣。
或者說
僅僅隻是希望天下百姓過上好日子的想法,已經占據了他們全部的腦子,讓他們沒有其他精力、時間去做這樣的思考。
然而老船匠的思維,顯然就已經跳脫出這個框框。
林深能看得出來。
這是經過長時間的思考,甚至於是動手實驗過,才能夠在他說出來,船速翻了三四倍後,如此不假思索的給出這樣的回複。
船速的提升,如果沒有蒸汽動力的話,隻是風帆,是沒有進步的空間的。
如此來說,老船匠的思考,就有些不是那麼的“務實”。
不過對於這種不務實的“東西”,林深覺得它很有存在的必要性。
倒不是說大唐的這種文明形態不好。
恰恰相反。
林深認為如大唐這樣的文明形態,應當就是天底下最好不過的文明形態,隻是缺少了一些“冒進”。
或者說,大唐需要這麼一批目光看的更為久遠,甚至說是荒謬的人。
大的基調是腳踏實地的往前走。
又有一小批,願意為了整個社會、國家去探索、去研究新的東西的“冒險家”。
這樣的一個文明形態,在林深看來,方才能說得上是一個完善的文明形態。
林深看著老船匠,好奇心更加的旺盛起來。
“你平時就會思考這些東西嗎?”在老船匠闡述完之後,林深笑著開口問道。
這個問題,讓老船匠不由得一愣。
麵色漸漸地僵硬、陰暗了下去。
這對於他而言,顯然並不是一個特彆有意思的問題。
老船匠張了張嘴,愣了半響之後,方才有些艱難的開口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