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惡之花。
一朵遲早會盛開,無法阻攔的“惡之花”。
見林深不再說起“市場經濟”的事。
李世民緩緩開口問道“那計劃經濟,是什麼東西?”
對於“市場經濟”,李世民現在內心有一種本能的抗拒,他對林深嘴裡,這個和“市場經濟”對立的“計劃經濟”,有了很大的期待。
林深抿了抿嘴,歎了口氣,輕聲說道“計劃經濟,顧名思義,就是經濟的發展,按照計劃來進行。”
“比如說,今年年初,我預計要產出多少多少煤炭、多少多少糧食。”
“然後這些糧食,分到每個人手裡多少多少石”
“大體就是這樣。”
相比起“市場經濟”,林深隻用了很少的詞彙,來闡述出來。
李世民聽著,眼睛就亮了起來。
他很喜歡這個“計劃經濟”,僅僅隻是聽著林深這麼簡陋的描述,就讓他體內的那顆“皇帝之心”的掌控欲得到了滿足。
沒有什麼是比把一切都掌握在自己手裡,更加能讓李世民歡喜的事了。
“你覺得這種經濟模式很好?”林深瞥了李世民一眼,眼神中的光,忌憚、慎重,甚至還帶著一絲不明的意味。
讓一旁的歐陽詢看得有些毛骨悚然。
李世民點點頭,理所當然地說道“當然。”
林深略帶深意的一笑“真的好嗎?”
李世民愣了一下,在心裡默默盤算一下“難道不是嗎?”
林深歎了口氣,他想說的話有很多。
但不適合同現在的李世民的說。
他之所以沒有用長篇大論來去描繪“計劃經濟”的藍圖,也是很清楚,這種大權在握的體製,對一名皇帝而言,是具有多麼巨大的吸引力。
林深抬手,輕輕敲了敲木窗,發出來一陣清脆的聲音“計劃,隻是計劃”
“現實的發展,是不可能按照計劃,一成不變的來的。”
李世民張了張嘴,想要說一些什麼。
林深擺擺手,打斷他的行為,繼續說了下去“在計劃經濟中,很重要的一環,就是物資的分配。”
“你覺得,現在的大唐能做到這一步嗎?”
李世民沉默下去。
林深抬起頭,侃侃而談“根據每個人的社會貢獻,分配他們需要的生活物資,滿足他們精神上的需求”
“這需要非常、非常、非常充分的信息收集和分析,你覺得需要多少人才能夠做到這一步?”
“壽春一城之地,數十萬百姓,一千人,兩千人?”
“就算你真的有這份野心、這個氣魄,去這麼做了,你又如何保證,這一千人、兩千人都奉公守法、不徇私貪腐?”
計劃經濟是一張非常完美的藍圖。
若是架上“框”,掛在牆壁上,這是一個能夠讓任何人都為之駐足、欣賞、發出讚歎的偉大的藝術品。
可藝術品隻是藝術品,它並沒有自己描述的那樣的實用性。
這是比“市場經濟”更加容易摧毀整個大唐的,甜美的誘惑。
李世民歎了口氣“市場經濟不行,計劃經濟不行”
說著,他彎腰,鄭重其事的朝著林深鞠躬作揖“還請林師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