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又提起這個了。
不等李世民回答。
林深笑了一聲,是那種很淡然的笑聲“我猜你想說權力?但這並不是最容易讓人膨脹的東西,是對有需求的人而言,他是獨一無二。”
“你可以簡單的把這種關係,理解成為壟斷。”
李世民瞳仁猛地一縮。
這已經不是暗示,幾乎是明示。
他這個皇帝,可不就是這樣的一種東西。
林深隻當自己的話裡,沒有這層深意,繼續語氣淡漠的說了下去“就拿剛才說的邸報,來舉一個簡單的例子。”
“如果說,有一家丙類的邸報,占據了全部的市場份額,所有的話本小說、詩詞隻在這一張邸報上發行,百姓們打發時間缺不了它,你覺得它會怎麼樣?”
李世民沉默下去,思考了一會,然後搖了搖頭。
他沒有這方麵的經驗,並不知道會有什麼樣的發展。
林深笑了一聲,這次的笑聲裡,就夾雜了一陣濃濃的輕蔑的語氣“那種局麵的它,就形成了壟斷。”
“一方麵,它會增加自己發售的價格,可能會從原來的三文錢,增加到五文錢、十文錢”
奇貨可居。
莫名的,在李世民的腦子裡,就蹦出來這樣的一個成語。
“一方麵,它會減少自己的成本,用質量更差的紙張、墨汁,給小說家、詩人更少的薪酬”
“而且它將不會滿足自己僅僅隻是作為一個丙類的邸報,它會訴求更大的發展,開辟出乙類、乃至於甲類的邸報。”
李世民輕飄飄來了一句“那朕不給它這個機會就是了。”
林深搖了搖頭,笑著說道“可到時候,陛下還覺得,動那麼一家龐大到壟斷的邸報,是很容易的一件事嗎?”
李世民沉默下去。
如果真能做到那麼大,不能夠輕易的爆發出衝突,這是很顯而易見的一件事。
哪怕大唐的百姓都支持自己
動了這麼一家邸報,怕也會傷筋動骨。
“所以該怎麼做?”李世民沉默之後,緩緩開口問道。
林深拍了拍手,笑著說道“從一開始,就限製這種可能的發生就好了。”
“我們鼓勵市場的經濟。”
“同一個產業,最好能夠扶持好幾家,一同競爭、發展,並且做好計劃。”
計劃?
李世民眉頭微微皺起,發出疑惑。
林深點頭“是的,市場方麵,需要他們自由競爭,但是大的方向,還是需要朝廷做好計劃。”
“這就是我說的,市場經濟和計劃經濟的融合。”
“打個比方,我們計劃好,市場上應該存在多少家乙類的邸報、多少家丙類的邸報、多少家丁類的邸報”
“他們的發行量,應該維持在多少?”
“在宣傳、質量方麵,應當付出多少比例的成本?”
“每家邸報,最多能占據多少市場份額,超出這個份額之後,將會麵臨什麼樣的政策”
“這些都應該是可控的。”
“比如說,市場上同時存在三家邸報,最好的局麵,就是這三家邸報平分秋色,這個月甲邸報發行量高一些,下一個乙邸報發行量就反超了回來”
“但這種局麵,畢竟是很理想化的一種局麵。”
“很容易就會形成一種一家獨大的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