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孩子又不識字的,腆著一張厚臉皮,就圍在靠近的一戶人家旁,聽著蒙童切聲聲讀著告示的內容。
告示上的內容也很簡單。
主要說的是兩件事。
第一件事,是楚王殿下的私軍,又開始征募了,年齡十六至二十二的青年漢子,都可去應征。
每個月餉銀二兩,管吃、管喝,甚至可以在軍伍內讀書、識字、學習,若是經過考核,升職之後,也會加薪。
隻是
入了行伍,就得認真服役,每年休假的時間,並不算多。
這其實並不是什麼好消息,沒人願意把自己的腦袋彆在褲腰帶上。可這支軍隊的主人是林深,是那位聖人一樣的楚王殿下
尤其是每月二兩的餉銀,還有讀書識字的機會。
的確是讓那些年輕人有些心動。
不過隻征募兩千人,而且隻要身體素質達到要求,再見過一輪叫做什麼“政審”的麵試,就能夠順利應征。
這對年輕人們來說,都不叫事。
現在的年輕人,誰還沒幾斤扛把子的力氣,缺的隻是糧食,而不是力氣。
這隻是個小事情。
相比起來,百姓們倒是被告示上的第二條消息弄的有些心癢癢。
“全國征募”。
聽聽,這四個字。
從整個國家裡麵挑選人才。
這第二件事,說的就是林深準備在全國,征募人才,無論哪個行業,無論是儒家弟子、法家弟子、自學成才的
甚至不論性彆,不管是男的、女的,老的、少的。
隻要識字,都可以參加這次考核。
若是家境貧寒的,則可到附近的如意超市或是如意銀行,支一筆免費的車馬旅費。
時間就定在兩個月後。
入夏後的六月。
至於考核的內容
告示上沒有說的太過詳細,隻是說了,涵蓋的東西很懂,天南海北的都有,考察的是綜合能力。
錄取,也並不是看成績,而是看名次。
僅征募一百個人。
這條消息,讓壽春城有些轟動。
整個大唐,就像是一片被投入了石子的水麵一樣,泛起一陣陣碩大的漣漪,壽春城就是漣漪的中心。
隨著時間,一點一點的向外擴散。
這張告示,牽動了無數人的心。
不說林深的名望就能吸引多少人,單單是這條——隻要有心參加這場考試,就可往如意超市支一筆車馬旅費的舉措,就已經贏得天下讀書人的好感。
包括朝廷在內,除了林深之外,誰還有氣魄做出來這種事。
尤其是那條“無論男女老少”的聲明,更是博得天下人的好感,讓林深又多了一道“不論出身、禮賢下士”的口碑。
當然
沒多少男人把這句話當做一回事。
女人?
還想和男人爭?
可這番話,讓不少女人,都在心裡藏著的小心思,迸發了出來。
楚王府,書房內。
長樂公主她們三個扒拉著遊戲機,有些心不在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