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小貨郎林深!
蕭德言順著李泰的目光看了過去,他是弘文館學士,也是暗地裡支持著李泰的人,這座魏王府他熟悉的很。
自然是知道
李泰看過去的這個方向,正是太子府所在的方向。
蕭德言思索起來,又壯著膽子說道“殿下若是為了拉攏晉王殿下,這樣也的確是有些過了”
“晉王殿下雖然能在陛下麵前說一些話,可他畢竟隻是範陽縣令——若是放在一年前,有盧氏在,也就罷了”
說著,蕭德言頓了一下,他想到了站在李治身後的那個男人“殿下是想通過相助晉王,繼而說動楚王殿下?”
“那位大人早就嚴明態度,是無意皇儲之爭的。”
“還是說殿下有把握,一定能夠做成?”
李泰瞥了他一眼,笑了笑“我這事,的確是做給楚王殿下,以及我父皇看的。”
“但惠褒從沒想過,就能這麼輕鬆的得到楚王殿下的支持,若是能讓惠褒在楚王殿下那能多留一分好印象,不過是幾十萬兩銀子,這事值得。”
惠褒,便是李泰的字。
蕭德言沉默下去。
他不再勸誡。
心裡倒是對李泰的話,很是認可。
若是說,此時此刻在朝堂上,最有權勢的人是誰?
那無論是誰,都會給出同一個名字“林深”。
哪怕是李世民,這個大唐的皇帝,他手中的“權利”恐怕也比不上林深。
日後必然要出現的皇儲之爭。
那位楚王殿下,若是來一句“我見不得這麼亂的場麵,現在就挺好的”,那麼李承乾就能穩坐太子之位。
若是楚王殿下來上一句“魏王也是個不錯的年輕人”,那麼支持李泰的人,就有足夠的底氣,去同李承乾相爭。
就在蕭德言起身,準備退下的時候。
李泰眯起眼,看向他,輕聲說道“對了,那件事可以著手進行準備了。”
蕭德言一愣,旋即反應過來,李泰說的,是他們文學館的一個謀劃——可以一步登天,把李承乾從太子的位置上拉下來,隻不過那個計劃施展起來太過於苛刻。
文學館的人,隻當是李泰的一個臆想。
除了李泰稍微上心,沒人真把這個真的當一回事。
而現在,李泰又一次的提了起來,並且還如此確定的說,要去著手準備
“殿下?”蕭德言看著李泰,發出疑問。
李泰點點頭,笑著說道“機會,準備隨時會到的。”
“我那不爭氣的兄長,也該要憋不住了。”
蕭德言點點頭“屬下明白了。”
兩個親兄弟,最終還是選擇了兩條截然不同的道路,去處理“李治”的這個問題。
相比較於李泰。
李承乾是真的想要爭一爭這個機會。
前有李泰、後有李治。
他產生了濃濃的危機,迫切的想要通過做一些什麼,想要給自己增加一些政治資本,以此維持住自己現如今的身份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