謙卑但不自卑。
就一如每一位優秀的唐人一般。
李世民點點頭,臉上的神色很是認真,沒有被點破缺點後,應該有的“惱羞成怒”之類的神情。
杜如晦和房玄齡也是如此。
左傳中有言“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這是篆刻在這些人骨子裡的信條。
“那我們應該怎麼做,你是準備在學堂上入手?”房玄齡坐了下來,此時此刻,他也顧不上地板冰涼,皺著眉頭,開始思索起來,“是準備編著一本經典?”
林深反問一句“為什麼要編著經典?”
杜如晦搖頭說道“我也覺得不必楚王殿下之觀念甚好,可一句話若是需一本經典來去詮釋,未免有些興師動眾。”
“殿下是有什麼好主意了?”
林深點點頭,壓低嗓音“是有一個,我是認為我們應該明確,教學的目的是什麼。”
“所以我有一個設想。”
說著,林深頓了一下,從懷裡掏出一隻格子本,翻到第一頁,然後繼續說了下去。
“首先,我們要明確一件事。”
“我們對孩童的教育,其一是為了讓他們識字,其二是讓他們擁有一個基礎的素質品德”
“所以,我覺得,應當強製六歲的孩童,入學堂讀書。六年的時間,讓他們有基礎的文化。”
林深在這一頁上重重一點。
上麵用毛筆寫著三個碩大的詞。
“語言”、“數學”、“世界”。
看著這三個字,房玄齡微微皺起眉頭“這語言和世界我尚且能理解,但這數學,是為何意,為何能與這兩門並列?”
語言就是蒙學,教孩子們讀書識字,還有基礎的品德、道德的教育。
世界便是對世界的認知。
漢文化從不讚同死讀書,知行合一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知道世界之寬闊,方才能保持一顆繼續學習的謙卑的心。
所以房玄齡也能理解,為何“世界”也能單獨羅列一顆。
唯獨
這數學他理解不了。
林深笑了笑,開口解釋道“數學是很重要的一門學科,你像是以後要學的物理、化學乃至於生物都離不開數學。”
“它是一切學科的基礎。”
“如果說語言是構建了社會的話,那麼數學就是構建了整個世界。”
房玄齡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既然林深都說到這種程度,那麼他的選擇,就是相信林深——不過數理之道,雖然偏門了一些,但也不是歪門邪道。
林深看了剩下兩人一眼,見他們沒什麼意見,就繼續說了下去“六年的時間用來蒙學,讓他們有基礎的學習思維”
“然後便是三年的時間,進行基礎的教育。”
嘩啦一聲——
林深把格子本翻了一頁。
新的一頁上,“世界”這個詞,已經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幾個新的詞彙。
“物理”、“化學”、“生物”、“曆史”、“地理”、“藝術”。
六門新的課程。
這一次,沒有人提出意見,哪怕是看起來最突兀的“藝術”也沒人提出意見。
畢竟儒家所崇尚的六藝中
“樂”也是其中的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