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小貨郎林深!
李承乾眼裡的震驚之色更重。
旋即就是一抹淒涼湧上心頭,整個朝堂上最重要的三個人都如此鮮明的表態,那他豈能會有重新翻身的機會。
沒想到
自己竟然已經如此不招人待見了嗎?
李世民自付一下點了點頭“也好,不知萬年縣和長安縣,誰領此事?”
這兩縣之縣令,雖然不是大官。
但終究是掌管著長安大大小小之事務,他們二人還是有入朝的資格的。
兩個人對視一眼。
幾乎是異口同聲的說道“應當來我這。”
萬年縣令看了眼自己的同僚,輕聲說道“楚王殿下之基產,多在東市,東市是我萬年縣管轄之範圍”
“所以自然是我萬年縣更合適一些。”
長安縣縣令抿了抿嘴,卻沒說話。
這是事實。
的確東市楚王殿下的產業要更多一些,市場也更繁榮一些,便是做小吏,也是在萬年縣更好一些。
李世民點點頭“那便去長安縣吧。”
“兒臣嗯?!”李承乾猛地抬起頭,不可思議的看了李世民一眼,一聲驚呼差點讓自己咬到舌頭。
不過他還是很好的壓製住自己內心裡的情感,又把頭給低了下去“兒臣領命。”
李承乾百思不得其解。
就這麼一件小事
他雖不清楚長安縣和萬年縣哪個更好,可看那兩位縣令短短幾句話,也能清楚,恐怕就是萬年縣要比長安縣更好一些。
結果父皇就把自己丟到更差的那一個地方去了。
憑什麼?!
就這麼看不起自己的嗎?
李承乾心裡那叫一個恨,蒼天泣血、五臟驚惶,他恍然之間就明白了一個道理,什麼機會、什麼看重
呸,都不是!
這分明就是自己的父皇,在拿自己試探楚王、試探朝堂的態度,若是如此時此刻,楚王、朝堂反對,那他就是一枚棄子。
嗬,棄子罷了。
李世民的本意當然不是如此。
他之所以讓李承乾去長安縣而不是萬年縣一來太子府是在長安縣,離家近。二來也是怕林深會對自己兒子偷偷使什麼絆子。
他是很清楚,林深有多麼厭惡食用芙蓉膏的人。
為了不給林深上眼藥。
也為了自己兒子好,長安縣反而是一個更好的選擇。
畢竟隻是做一小吏,在長安縣、在萬年縣都沒有任何的差彆。
做小吏之事。
看起來是將李承乾這麼威風的一位太子,貶到了朝堂最邊緣的地方,但房玄齡和杜如晦之所以讚同,絕不是因為他們對李承乾的不喜。
這件事,對李承乾而言,絕對是一件“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大好事。
對彆的皇子而言,身上的政治資本自然是越多越好。
權力越大、朝堂上的聲音也就越大、能展露出來的能力也就越多
李泰一直以來都是這麼做的。
但李承乾不同。
他身上最大的資本是“太子”。
“玄武門”之事,一直都是李世民心頭最大的一塊疤,如果不出意外,這個皇位是李承乾的,也隻能是李承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