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小貨郎林深!
鄭姑娘?
那位聰明伶俐、智色雙絕的鄭姑娘?
桌子上的人打起十二分的精神,看向這位女性,一臉認真。
她倒也不藏私,端起酒杯輕輕抿了一口後,笑著說道“鄭姑娘在知道我要出海,向扶桑、高句麗去賣我商號的衣服,是這麼和我說的。”
“她說,咱大唐在這些國家眼裡是最強大的國家,那麼我們的東西,在他們眼裡自然也就是最好的東西”
“好東西,當然要賣貴一些。”
說著,她微微一頓。
“你們猜,小女子的一件衣服,在那兩個國家能賣多少銀子?”
能賣多少銀子?
離香草商號的胖子老板皺著眉頭,試探著拋出一個數字“十兩銀子?”
大唐的布價現在降的厲害。
長安城外已經開了三家紡織廠,往日裡能當作貨幣使用的棉布,現在已經值不了幾個錢。
一匹棉布,從過往的二百兩銀子,現在已經貶值到二十兩銀子左右。
好衣服也不再是貴族獨有的東西。
買一匹布,回去就更能給家裡人,每個人都裁上好幾身新衣裳,邊邊角角的,還能做一些裝飾。
就是在錦繡坊買衣服
一件衣服的價格也不過超過一兩銀子。
十兩銀子。
已經是離香草商號的老板,在計算過運輸費、銷售費,以及扶桑、高句麗兩地對大唐的追捧之後,能夠想到的最合適的一個價位。
有不少人附和著點著頭。
十倍的價格,差不多也是他們的預想範圍。
錦繡坊的女老板搖了搖頭。
“低了還是高了?”一個人開口問道。
女人笑著回道“低了。”
他們暗自心驚,十兩銀子售價竟然還是低了?
“吳姑娘,您也就彆賣關子了,就直說您商號的衣服,在扶桑和高句麗的售價是多少吧?”一個人歎了口氣,有些心急的問道。
錦繡坊老板笑了笑,吐出一個驚人的數字“三百兩銀子。”
三百?
有人受驚,噌得一聲就站了起來,驚愕的看著這個女人。
他們是萬萬沒有想到
這個女人的胃口竟然這麼大。
三百兩銀子,翻了三百倍的價格。
女人捂住自己的嘴巴,噗嗤巧笑了起來“小女子的生意,可是賺了二十萬多兩銀子呢,若不賣的貴一些,又哪來的這麼多的銀子。”
“而且”
“隻是素色的衣服就賣了三百兩銀子。”
“若是多一些刺繡花紋,便是五百到一千兩銀子。”
“絲綢的衣服,沒有三千兩銀子是拿不下來的。”
“若是打上一個楚王殿下同款、武姑娘同款、三位公主同款的衣服,可是能賣出去五千多兩銀子”
“我看到財報的時候,可是把自己都給嚇了一跳。”
“沒想到這麼離譜的價格,竟然還真會有冤大頭出手買下來。”
桌子上的人,有一個算一個,全都瞪圓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