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小貨郎林深!
最為矚目的,是兩個人。
一個是王珪,那位被扒了官身的正四品官員,百姓們從來沒有想過,隻是商賈漲價這麼一件小事,竟然能把一位四品大員給拉下馬。
另外一個就是魏征了。
這位常在百姓眼中刷存在感的,真正站在大唐權力頂尖的人,被治獄,被罰了俸祿,還額外處罰了銀子。
雖然沒有被扒了官身。
但朝廷給出的說法,也隻是“念在玄成公往日有功,容許玄成公戴罪立功”。
一次處罰百多人,五品及以上的官員,足足有將近百人。
這
是所有百姓頭一次見到的場景。
除此之外,民報更是正兒八經的探討了一下為什麼商賈漲價會受到朝廷如此之大的重視,說了一大堆道理。
百姓們大多看不懂。
不識字的也聽不懂。
但他們就記著一點,楚王殿下說商賈不顧一切的漲價是壞事,那麼他們在心裡就認定,這就一定是不可原諒的壞事。
實際上,他們大部分人都還不知道漲價的事。
有些是在昨天看到“趕鴨子”的場景,方才知道的這件事。
有些甚至是在今天看到邸報後,才知道的。
至於關門歇業的那些商號。
對百姓們的生活影響,其實也不算很大,畢竟現在的大部分的商號,販賣的都是胭脂、布料衣服、首飾、茶葉
這些對普通百姓,乃至於一些小貴族來說,都不是生活的必需品。
民報還說,從今往後會成立一個叫做“物價局”的新部門,雖然沒說是誰提議的,但如此超前的意識、說法
還是讓他們心知肚明。
除了楚王殿下之外,就再沒其他人能夠說出來了的。
除此之外。
在民報關於此事的報道的最後麵。
還附上了一段話,“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這番話真是讓不少百姓有些感動。
一家茶樓裡。
幾名讀書人正人手一份報紙,端看著,在慢慢摸索之後,一個人感慨了一聲“沒想到當今聖上竟然能說出這麼一番話。”
君舟民水,並不是什麼新鮮的說法。
在《荀子》中就早有提過。
但對一名皇帝而言,這種說法其實是很不討喜的,有些心眼小的,甚至是會很討厭這種說法。
“我是皇帝,憑什麼還要照顧百姓的想法?”
有相當多的一部分人,都有這樣的想法。
“當今聖上雖有些缺德,可本性還是不差的。”另外一名讀書人歎了口氣,搖了搖頭,“但他對百姓、對社稷都是有大功的。”
說著,他頓了一下。
“若不是因我朝出了楚王殿下這麼一位大聖人,以陛下之能,怕也是能青史留名,比肩光武。”
他嘴裡說的“缺德”,隻是單純的評價“玄武門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