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的事,虞世南不知情,但劉洎是從頭到尾都有參與的。
按照他們原本的計劃。
“李承乾的謀反”隻是一個添頭,他們不需要李承乾真的謀反,他們原本隻是想引誘李承乾下定決心刺殺李泰而已。
隻要李承乾做出來這種事。
李泰哭啼啼向李世民一陣訴苦,劉洎再上書一封,舉報李承乾謀反,在他宅邸、或是封地裡搜出那些燧發槍、火炮。
如此一來,李承乾的皇位一定是保不住的。
李承乾做不了太子。
那麼所有皇子中,最有資格、最有能力成為太子的。在劉洎看來,也就隻有自家魏王殿下。
至於晉王李治。
劉洎曾一度是有把這位皇子當成過自家魏王殿下的對手的,但自從李治去了範陽之後,劉洎就把這位皇子拋之腦後了。
他都感到有些惋惜。
李治多好的條件,竟然能拜楚王殿下為師,這可是李泰想要得到都得不到的身份。
如果把李治換成李泰。
都不需要用這些繁瑣的計劃,李泰都能夠順順利利的登上皇位。
劉洎罵罵咧咧了好一通。
李泰卻看著自己手裡的這封信,麵色陰晴不定,最終重重歎了口氣,輕輕一拍桌子“這些話等會再說。”
“你且看看這封信吧。”
李泰把手中的信遞交了出去。
劉洎一愣,看著自家殿下臉上的神情,心中忽得就湧現出來一股不太微妙的預感。
他接過來一看。
信也是從長安寄來的,寫信的人是李世民,用的不是一位皇帝的口吻,而是用一位父親的口吻。
這是一封家書。
信的內容,左右不過寒暄了幾句,這些內容劉洎匆匆瀏覽一遍,確定沒什麼價值之後,就繼續往下看去。
可當翻了一頁後。
劉洎瞳仁猛地一縮,不可思議的看著信箋上的內容。
這裡摘抄了一段文字。
一段由劉洎親自寫的,寄往壽春的信箋中的文字。
“陛下發現了我們的布置?”劉洎聲音有些發軟。
李泰點點頭,眼中神色複雜。
“是的,他知道了。”
“所以他才沒有立我為皇儲,而是立了李治。”
劉洎咬了咬牙“那殿下,我們該怎麼做?”
怎麼做?
李泰苦笑一聲“隻能看天命了,若是還有機會的話,說不定孤還能爭一爭皇位。”
言下之意
是他現在不再可能去指染皇位。
劉洎愣住,看著李泰,有些沒反應過來,自家殿下竟然因為這一封信就放棄了對皇位的爭奪?
不應該的。
“你以為孤能怎麼辦?”李泰自嘲一笑,“和我兄長一樣?也去做那謀反之事?”
劉洎抿了抿嘴,低下頭顱。
那可是皇位。
若是謀反能奪來皇位,這種方法又何嘗不可呢?
畢竟陛下也曾做過這種事。
父行子效
也是大唐的一種傳統不是?
李泰看著劉洎,讀出了他內心的想法,抬手敲了敲桌子,搖了搖頭,笑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