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小貨郎林深!
這的確是一個大消息。
對李治來說當然是一個極好的消息,不過也把他接下來的計劃給打亂了。
在李治的心裡。
他至少是要在範陽待五年的時間,這才隻是一年多,他的很多計劃都還沒來得及得到實施。
回長安,當太子?
還是繼續留在這個地方?
李治一時有些迷茫。
看著手裡的信箋,有些不知所措。
他捧著信箋回到書房,手中握著筆,思考許久依舊還沒有下定決心。
長安城。
這段時間過去,民報上依舊沒有刊登任何的消息。
李世民本以為長安城的百姓會不在意這件事,就像是他曾經的“玄武門之變”一樣,逐漸的銷聲匿跡。
可
長安城中議論此事的風浪,卻是越發的大了。
甚至都傳出了“楚王反叛不成,被李世民關押起來”,以及“楚王反叛成功,李世民被關押起來”這兩種截然相反、極其矛盾的說法。
昨日萬年縣就受理了一起互毆的案件。
其原因就是
兩方人馬各執一詞,誰也說服不了誰,隻能夠上手互毆。
楚王府中。
李世民一臉凝重的坐在林深對麵,一口一個魚豆腐“真的太過分了!”
“他們怎麼就會一直討論這件事的!”
李承乾的事給他帶來了極大的打擊。
長孫皇後甚至因此大病一場,連夜請了孫思邈入宮,才控製住長孫皇後的病情。
現在坊間熱議這些事,無疑不是在給李世民傷口上撒鹽。
最讓李世民疑惑的,為什麼這件事會有這麼高的熱度。
“我都同你說了,早些大大方方的在民報上刊登這件事不就好了。”林深瞥了他一眼,沒好氣的說道,“我知道這不是什麼好事。”
“但你這麼遮遮掩掩的,看現在的結果吧”
“你就是說,隻是李承乾謀反,怕都是沒多少人信了。”
李世民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把卡在嗓子眼裡的東西吞咽下去。
“那你說應該怎麼辦?”李世民歎了口氣,這事偏偏又不能不管,若是任由它愈演愈烈,現在還不過隻是幾人互毆,可以後呢?指不定會發生什麼事。
林深放下手裡的書,從書桌裡翻找出來幾分信箋,沒回李世民的問話“你先看看這些東西。”
信箋?
李世民瞪圓了眼,放下手裡的食物。
看到這些信箋的時候,他就已經醒悟過來,這不是自然而然的一件事。
而是有人在背後謀劃著這些事?
可現在誰還有膽子做這個事。
他的手開始顫抖。
腦子裡開始浮現出來一個人的名字,除了他之外,李世民暫且也想不出來第二個名字。除了他之外,天底下也就沒第二個人,有要震動朝堂的需求
李世民拆開一封信箋。
入眼的文字讓他一愣
是吐蕃文。
不過吐蕃文,李世民勉強也識得幾個,這封信也隻是讓他讀起來有些吃力。